·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创立,由中科院上海分院与上海市“共建”,是一所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理工为主,文科为辅的多科性大学(全国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
·1959年定名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书写校名, 时任校长是华东分院副院长--周仁,各系系主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兼任。
·1959年,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上海第二科技学校创立。
·1960年,上海工业大学前身上海工学院创立。同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新校址落成,迁入嘉定南门城中路20号办学。
·1972年,上海工学院和中国机械部所属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合并。
·1979年,上海工学院从上海机械学院分离,改名为上海工业大学。长期以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被列为上海市三所市属重点大学,也是上海市属高校的领头羊,实力其实超过部分国家部属高校,作为上海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在全国也享有较高声誉。
·1981年,上海第二科技学校改名为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1983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下设文学院、国际商学院、美术学院、工学院和法学院,这些学院的前身分别是复旦大学分校、合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分校与上海机械学院分校、上海美专、合并后的华东师范大学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这是一所人文见长为特色的高校。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四校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合并成立了新上海大学。
·1996年12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评审专家一致通过上海大学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次年通过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由此,标志着上海大学进入'211工程'全面建设阶段。
·2000年9月,作为上海教育事业,跨世纪标志性工程的上海大学新校区宣布基本建成。这个连续多年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十几亿元的新校区,被认为是目前上海最美观、最实用、最具规模也是最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学校区。新校区建设工程,是根据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念规划设计的,她代表着中国校园工程建设一流水准,与延长、嘉定两个校区形成整个上大的“一体两翼”之势。
·2002年3月,征得国家计委、教育部的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上海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以中科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为组长的专家组对上海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次年进入'十五''211工程'建设阶段。
·2004年金秋时节,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泮池湖畔。
·2005年,原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部分脱离上海大学成立上海政法学院,独立招生。同年1月,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正式成立。法国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访问上海大学,并在伟长楼发表演讲。“中外校长论坛”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2006年,上海大学与法国等西欧国家合作开设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2006年11月,成立上海大学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
·2007年,原理工基础强化班独立成为上海大学自强学院。同年,上海大学借鉴了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依托学生生活园区成立了社区学院,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学业、生活、交往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指导。同年,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成立。
·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
·2009年, 被国家部委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在1994年四校合并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新上海大学题写校名,李鹏总理为新上海大学题词:“发扬光荣传统,培育跨世纪人才”,李岚清副总理也为学校题了词:“自强不息,砺志改革,发挥联合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题词含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