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于1997年,设有8个分室:环境材料设计实验室、绿色二次电池基础研究实验室、高功率型动力电池实验室、环境净化材料研究实验室、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室、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室、环境工程技术开发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实验室。
2001年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通过北京市教委的验收。
主要研究方向:1.环境材料;2.环境污染治理技术;3.固废处理与资源化;4.环境监测与毒物分析;5.环境管理。
承担本科教学实验,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及教师的科研任务等。
现有仪器设备240多台(套),总值10000多万元。
主要仪器设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绿色电极材料设计工作站、氩气工作台、离子色谱、总磷总氮分析仪、二氧化硫分析仪、NOX分析仪等,具备常规的电化学、环境污染治理与研究的手段和实验条件。
实验室的教学与研究是以新型绿色环境与能源材料研究为核心,同时开展环境工程技术、资源回收与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近五年,发表论文200多篇,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名)等。其中,实验室研发的高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全国同类电池统一检测评比中,各项指标均名列第一,目前已经与东风电动汽车公司合作开发了15辆混合动力轿车,其中一辆已完成10万公里的考核,通过了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2006年合同期的验收。这些成果可直接为首都的绿色奥运和环境保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