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学校长郑焕珍:启前承后谋发展 继往开来求创新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天津市第三中学校长郑焕珍:启前承后谋发展 继往开来求创新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作为校长,应该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考虑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教育的客观规律,制订出学校的发展目标。从而认清历史发展的轨迹,留下历史的足迹,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以师生为本,共同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正在引领天津三中奔向新的辉煌……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十余年的校级领导工作经验,不同性质学校的任职经历,让郑焕珍校长的治校方略日益明确,“以师生为本,共同发展,追求卓越”的理念已显现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

先进理念打造一流学校

先进的办学理念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办学的灵魂,更是打造学校品牌,实现品牌效应的关键。不同的学校文化背景不一样,育人目标不相同,校长的治校策略也不相同。

1974年,郑校长走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神圣讲台,先后在天津市红星职专(红星中学)、天津五十一中学、红桥区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天津市第三中学工作,担任过物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等职务;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课题评选先进个人,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红桥区第三、四届名校长,红桥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获奖,或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

30年来,她为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而自豪;30年来,她默默地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着。

角色与岗位的转换,个性理念与不同学校文化的碰撞、调和,使之逐渐树立了“以师生为本”的治校思想。

郑校长现在工作的学校——天津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01年,在其发展史上,拥有天津市第一所官立中学、中国历史名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等诸多荣誉。身为这所百年名校的第29任校长,站在新世纪教育之河的潮头,她制定了“传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八字工作方针,提出了“传承百年名校治学精神,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主题,并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探索与实践,不断提升三中的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创新精神引领教育发展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教育的灵魂。说及教育创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校长要突出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二是学校的特色教育。

郑校长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她认为科研能促进学校打破常规,向更新、更高的层次迈进。

作为 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验基地校、书香校园,郑校长始终视教科研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学校的课题研究渐成规模。截至目前,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十余个,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已初步展现了促进教学、服务学校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态势。几年来,郑校长本人主持负责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她在任红桥区教育中心主任时更是利用良好的工作环境,设法推动全区的教育科研发展。现在主持的国家级德育课题《建设校园文化,激励学生精神成长》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荣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校称号。

如果说常规工作是学校的基础,那么特色教育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作为百年名校,郑校长引领学校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开展以“热爱母校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赋予“弘扬方舟精神,争做中华英才”系列校史教育、校刊《铃铛》、“方舟小分队”、辩论会、校园艺术节、爱心义卖等传统活动以新的内涵。《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城市快报》、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台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的文化育人成果和特色教育风采。

郑校长倡导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的理念,坚持三个“优化”( 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调动主体功能;优化教学手段,开拓认知途径),抓纲悟本,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三中初高中毕业班一直处在全区第一,在全市也是位居前列。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中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领导的肯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了河南、河北等外省市学生前来就读。

人格魅力引领德业双馨

校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抓好队伍建设,除去管理因素外,校长的人格魅力也已经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之一。郑校长认为,校长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道德和专业两个层面。

因此,在工作中郑校长要求自己围绕一个“情”字,融入一个“理”字,学在前、干在前,行为示范,用“真诚”感染人、激励人。

一方面,在突发事件中,她总是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荣誉面前退一步,困难面前上一步;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她总是心系他人,胸装集体,殚精竭虑谋划如何改善办公环境,解决教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待遇,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干部执政能力等等。

在郑校长看来,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如果不习时事,不通业务,那就会在这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课改大浪潮中落伍,最终成为名不符实的校长。因此,为了学校的将来,郑校长要求自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锤炼专业素养,做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她常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队伍建设中,她努力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干部队伍。对校级领导干部,她坚持层级管理,分工负责,密切合作,共谋发展;对中层干部,她注重培养,讲思路,教方法,压担子,使中层干部能独当一面。

她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强化实干意识,争创一流教育品质。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了变“自然成长”为“促其成长”的工作思路,把“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提出,“三抓、三促、三建设”的理念(抓学习,促进教师与时俱进、理念先进,建设一支“前瞻型”的教师队伍;抓管理,促进教师业务精湛、德业共进,建设一支“能力型”的教师队伍;抓典型,促进教师赶超先进、人人奋进,建设一支“竞争型”的教师队伍)。遵循“师德为先导、实绩为主导、科研为向导”的原则,推选产生出了一大批“名优特”骨干教师。为促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她牵头制定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郑校长始终坚持以师德教育为动力点,使骨干教师成长有动力;以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为起始点,要求骨干教师率先从知识型转向智能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发展点,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整合;以教育科研为腾飞点,实现以研促教的现代教育模式;以出名师为制高点,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质,创名牌、出品牌。

近年来,天津三中可谓年年有提高,岁岁有发展。郑校长就任天津三中校长期间,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天津市模范集体、天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天津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卫生先进单位、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红桥区文明学校、红桥区第七届勤政廉政杯、红桥区先进党组织标兵等百余项区级以上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2007年9月,天津三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学校新百年的史册上铭记了难忘的一笔。前不久,学校被评为“共和国60年特别贡献”学校,并于2009年11月3日,一次性高标准通过天津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评估验收,再次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回首几十年的从教生涯,曾几何时,她为上好一节物理课,写出几篇专业论文,获取多项学科竞赛荣誉而感到身心愉悦。而今,身为一任校长,她更愿意将个人的成果经验变为一种资源和大家一起分享,更愿意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幻化成激励他人、成就他人的力量,让学校有活力,学生有特点,教育有特色。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