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校来了个“洋”校长,这无疑成了2005年夏季天津市第二十九中学最火热的新闻。于是,教师们对于改变学校的面貌多了一份期待。她来的那天,一袭得体的洋装透出沉稳、儒雅的风度;眼神平静、深邃、清澈如水;开场白既新又实、激励人心,不愧是刚从国外研修归来的。从此后,她削瘦的肩膀挑起了二十九中这所公办普通初中校的重担。
众所周知,二十九中的生源为就近入学的学生,客观地说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感受的自卑多于自信,体验的失败多于成功,得到的无奈多于掌声。亟待解决的凸出问题是抚慰心灵,再造自信。因而,谢校长提出了“让师生在和谐的校园中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所谓和谐校园涵盖环境和谐、师生和谐、硬件与软件和谐;所谓健康成长即身心健康、阳光向上、幸福一生。
理念虽好,让它变成现实,还需行动的依托和信念的支撑。三年来,在二十九中风风雨雨的爬坡路上,全体教师跟着谢校长坚定的身影向前追赶着,一如她那样无怨无悔。在校园中上演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立身行事 风范千秋——学生之感动
谢校长初到二十九中时,校园环境很容易让人咂吧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味道,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更换了新桌椅,重新粉刷了校舍并加装了防护栏。假期过去了,校舍旧貌换新颜,既整洁又安全,学生都瞪大了眼睛啧啧赞叹:“是谁这么好!”当他们望向那位瘦了一大圈,还晒黑了许多的女校长时,眼中已不再是陌生与敬畏,而是亲切和感动。而她依旧那么精神,一股炽热的激情在周身涌动。
不久,她又琢磨出了新点子。针对普校学生素质有待全面提升的问题,她抓准行为习惯作为切入点,搞起了“主题教育显实效”的特色模式。这可是市里其他学校都不曾尝试过的新鲜举措。她利用普校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从他们的爱好——打篮球入手,再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功底,很快,一套具有完善规则的球操编制完毕。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的“学校工作通气会”召开不久,学校便配给每个学生一个篮球。学生在场上训练技术、学习规则,谢校长则从旁督促,还时常关切地加以指导。她还鼓励全校教师和她一道每人一球站在学生队伍的前列为孩子们作示范。校长的躬亲垂范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感动了。“连校长都来做球操啦!”“哇,校长做得那么好!”“校长挺能耐!”……小声的夸赞不绝于耳。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促进了身心健康,而且达到了规范行为、养成好习惯的目的。它已超越了体育运动项目的层面,体现出校长、教师、学生融洽相处的氛围,更展现出二十九中校园文化的一个侧面。
这位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的女校长不仅感动了学生,也让家长感动了。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家长之感动
二十九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生活都比较困难,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造成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基础较差。谢校长便和班主任一起到特困生家中走访,了解孩子情况,和家长建立联系,并且亲手把特困生补助金发放到家长手中,家长感动得涕泪交融,坚强的校长眼眶也湿润了。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增进师生情与亲子情,谢校长又给班主任出了个“金点子”——利用家长会的契机,让学生为老师、家长敬献“感恩卡”、“感恩信”,并为他们深情地唱一曲感恩歌。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谢校长闪耀出如此的智德光彩。家长在会上含着热泪默默地体味着这份和谐、快乐与感动。这项活动再次成为了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谢校长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点点滴滴,虽然少了些轰轰烈烈,但多的是实实在在。这是和她朝夕相处的教师们看得最真、感受最深的事实。从这位德教双馨的校长身上,教师们学到了待人、处事、律己的宝贵人生经验,他们着实地感动着。
独辟蹊径 深掘潜能——教师之感动
谢校长对工作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严格的同时她非常注重以人为本,与教师们保持着“零距离”接触:她经常到办公室走访,到班级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积极向上而又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她关心教师们的生活,利用双休日走访教师的家,和他们促膝谈心,亲切委婉、情理兼容、丝丝入扣。她充满睿智的言语总能推动你思维的车轮向前运转。当教师或其家属生病住院需要用钱时,她总是第一时间热情捐款。
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她都会提醒教职工们静下心,梳理一学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完成一篇征文;再参加10月和11月的征文演讲,以此歌颂身边感人的人和事;每年的12月,还要为心目中“年度感动二十九中十大人物”及优秀征文投出自己宝贵的选票,把工作好、生活好、孩子家人都兼顾的榜样树立起来,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老师们发自内心地说:“发现别人的优点,是获得快乐的源泉。当我们善于并乐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时,就会感受到工作的快乐、生活的温馨、奉献的幸福,找到心灵快乐的源泉。”
她每次都把平日里观察了解到的最平常的小事认认真真地写出来、声情并茂地念出来,辞义畅达、腔圆字正,就连中文系出身的语文教师都自叹不如。更让人感动的是,从2006年第一次组织征文活动起,全校就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写了她的感人事迹。尽管谢校长一再强调不要写她,要写平时那些不显山不露水、踏踏实实工作着的老师们,然而,在随后的两年里,写她的教师还是逐年递增。在大家的拥护声中,她连年高居榜首。纵观历次的答谢辞,这位才女校长还留下了一句口头禅“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太感动了。”在她停顿的间歇,总伴随着台下众人长久的欣赏的笑声。
别人上台演讲谢校长的事迹时都是热情洋溢、情动于衷、真挚感人。2008年的那次活动如在眼前,八年级的语文张老师在征文稿件中提到自己的丈夫去世前在医院抢救的那段时间里,谢校长如同母亲一样疼惜地陪伴着她,静静地拥着她,默默地抚慰着她绝望撕裂的心灵时已是泣不成声。随后,她声嘶力竭地喊了谢校长一声“妈妈”。无论从年龄,还是从教26载的资历,抑或平日里对待青年教师母亲般的关爱,或是任何其他的角度去衡量,谢校长也足够承担得起这份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感激。另一方面,这对于自年少失去母爱的张老师而言又是一种多么大的心理安慰与精神的满足呀!在场的教师们无不为之动容,谢校长也早在那里低着头偷偷地抹眼泪了。会场里出奇得静,谢校长纤弱的倩影在阳光的照射下焕发出无限的光彩,包容了所有人的心灵,让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了一个“爱”字之上。
请不要把以上的内容仅仅视做一种活动吧!它的魅力已远远胜过那些条条框框的制度、那些让管理陷入僵局的规则。与其说它是一种管理艺术,不如说它是校长自然天成的人格魅力使然。这种魅力聚人气、凝心神、启智慧、激潜能、树风范、鼓热情。透过谢校长用人格打造的这第三个校园文化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二十九中的希望与未来。
谢校长说得好,教育是一份永恒的事业。在学校的发展史上,任何一位校长,无论任职几年,仅仅是一位过客。但是,既然你到过这所学校,你就应该让这段历程在你的手中增值。诚然,只有学校不断增值,才能让老师们不断增值、学生们不断增值,才能推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今的她又到了新的领导岗位上继续挥洒热力。
听到这里,你或许已洞悉了她生命的价值所在,她的人生除了别人、除了教育事业,就只剩下了那永远绽放着芬芳的灵魂花朵,那就是一种永恒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