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运河中学校长张佳春:教师为先学生为本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北京运河中学校长张佳春:教师为先学生为本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北京运河中学校长张佳春

翻开张佳春的职业简历:27岁走上校级领导岗位,先后到过3所中学,每到一校都改变了原校落后的面貌,使之走入先进校的行列。1998年成为通州区运河中学校长,5年内就带领这所年轻的学校跨入北京市示范高中校的行列,并走上内涵发展、特色强校的道路。2007年,张佳春成为北京市首期名校长工作室成员。

在研讨会上,张佳春阐述了“和谐发展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综合考虑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责与功能、学生的发展目标与需求、学校的现实情况与特点,把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激励教师内心的和谐作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把构建和谐的外部关系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他25年学校管理中凝炼的智慧,也是运河中学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秘诀。

思想导航 带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诞生,得益于张佳春丰富的人生经历。生长于农村的他少年时代生活困苦,“出生不久就挨饿、上学不久就停课,种地除草挖河起猪圈脏活累活都干过”。由于父亲早逝,身为长子的他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勇担责任、品学兼优。高中毕业任代课教师,恢复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第一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物理专业,毕业后任职过4所不同学校……每一次经历都让他对教育与人的关系产生新的体悟。

张佳春的传奇开始于通州区马驹桥中学。1990年,年仅32岁的张佳春成为这所当时区内最差的农村校的校长。面对破烂的校园,22%的流失率和45%的及格率,他争取各村支持,凝聚教师人心,树立发展目标……学校面貌被彻底改变:一年学校摘掉落后的帽子,二年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四年成为首都文明单位。

成绩面前,张佳春越发冷静,他感觉自己在管理理论方面存在不足。于是,做了十年校长的张佳春考取了北师大学习教育管理专业。之后,又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高研班接受培训。这些能量的积蓄,为他后来的释放做足了储备。

1998年,张佳春调入通州区运河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世纪之交,北京正在全市范围内评选高中示范校。张佳春意识到这对学校发展是个难得机遇。但是,建校才十几年的运河中学,论软件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知名的毕业生,论硬件体育馆、实验室还不配套,凭什么从强手如林的高中学校中胜出?

面对一大堆困难,特别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张佳春以其对“示范”的真知灼见,提出“避实就虚,把建设重点放在软件建设上”的策略,要依靠先进的办学理念、队伍建设、教科研和质量取胜。2000年研讨示范高中建设方案时,他首次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明确了“全面育人,和谐发展,学有所长,鼓励冒尖”的学校建设目标。

张佳春的眼光得到验证——虽然运河中学的模型相对寒酸,但学校的示范高中建设方案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确立发展目标后,他果断地压缩初中扩招高中,初中逐渐减招、直至停招;面对大量分流师资以及整体师资水平不高的现状,他坚定地用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2003年11月,运河中学成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作为校长,要经常用战略眼光谋划学校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判断,使学校在创新中发展,让追求卓越成为习惯。”在后示范校建设时期的2004年,张佳春提出努力打造运河品牌的任务;2008年,他又提出努力把运河中学办成首都一流学校、引领和带动区域教育发展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却又为全校师生指明了方向,引导着他们追求卓越。

教师为先 以人性化环境激励发展

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内心的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张佳春相信:只有校长心中时刻装着教师,教师心中才会时刻装着学生。所以,他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实心实意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关注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实现工作的进步、提升教师的职业满足感。

住房制度改革后,校长已没有为教师解决住房的职责。但房价日益高涨,没有安居,何谈乐业?看准通州区新城区建设的契机,张佳春急教师所急,坚持不懈地联系纳入新城建设的单位,集中购房,逐步帮助教师解决困难。10年间,没花费学校一分钱,运河中学为200多位教师以低价位解决了住房问题,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目标。

或许是因为少年时生活艰辛的生命体验,张佳春对人文关怀有着一种特殊的行动解读:不是一种外在于他的岗位要求,而是一种出于亲人间善良本能的或者他视为“本分”的自然而然的东西。所以,看到班主任为辅导学生自习而把幼小的孩子放在办公室,他会拿出时间陪孩子们玩球;在学校一名普通工勤人员突遭车祸、生命垂危时,他毫不犹豫地对医院领导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一切费用由学校承担……

张佳春的人文关怀还蕴含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他通过搞校内职评、低职高聘,解决了63名优秀教师因指标限制或外语考试不达标而难以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问题;他在处理学生评教结果时格外谨慎,将评价结果以一对一、背对背的形式反馈给教师,而且不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先等挂钩;为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他帮新教师找师傅,送英语教师到国外进修、深造,给报考在职研究生的教师减工作量,鼓励骨干教师著书立说……在以尊重和关爱营造的人文环境中,教师心情舒畅、无后顾之忧,工作起来自然全力以赴。

“示范校建设可以少些大楼,但决不能缺少大师;而要使教师实现从匠到师的蜕变,必须依靠教科研这个慢功夫。”张佳春明确提出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十五”期间,运河中学申报了课题“以校为本,在师生互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并立项26个子课题,突出校本教研、师生互动、专业发展和行动研究四个概念,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2005年通州区表彰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运河中学校获得13项,其中3项为一等奖,获奖数量在全区遥遥领先。

“十一五”以来,运河中学的教科研向纵深发展,体现出自发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学校创造条件扶植教师立足实践申报课题,将工作当成课题研究,现在有市、区、校三级立项课题31项。张佳春在教科研中一直充当“先锋”,他立足校情申报了“研发‘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此课题先后在市学会和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潜移默化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出硕果,骨干教师的比例在全区是最高的。

学生为本 建设运河文化滋养成长

“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张佳春认为,学生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业进步与品德发展的和谐、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和谐、当前的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和谐。所以,运河中学突出强调课程建设,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将德育建设视为和谐发展之魂,张佳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德育建设的营养,对学生进行“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学校通过“阳光心语”活动、开设心理课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和谐发展教育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标准呈现多样性的需求,适应这种变化,学校的培养目标、方法与措施,甚至反映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等都应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张佳春认为课程改革中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将其视为和谐发展的重点。

“我们倡导全面发展,但是要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既要针对个别学生恰当补差,更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运河中学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科课外小组及历史春秋学社、语文春雨文社等全校性的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发挥所长的空间。学校每年从十多个方面对数百名学生进行表彰,激发他们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分析学校的生源生情后,张佳春预测多数学生会回本地工作,学生的和谐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通州未来发展的水平。2002年开始,运河中学开展“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规划),积累了研究性学习的大量资料,运河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应运而生。兼收并蓄的融合精神、宽广博大的开放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运河文化作为运河中学和谐发展的亮点已融入其血液中,滋养着学生成长。

对运河中学的学生而言,张佳春校长亲切而令人景仰。每学期张佳春都会兼课、做讲座,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或者熏陶运河文化与精神。今年国庆前,喜欢唱“红歌”的他给高三学生带来“心中的歌献给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从《歌唱祖国》到《我和你》,唱一支歌引出一个历史时期,带学生重回历史、体悟精神,学生们说这是他们最难忘的一堂课。

许多人相信凭张佳春的素质和能力,走仕途或经商都会有更大成就,但张佳春心无旁骛,他坚信教育就是自己的路。“人的和谐重在内心和谐。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和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为此每天12小时工作我甘之如饴。”因为这种幸福感,张佳春且思且行,必将在教育路上成就更多人的发展。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