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5月的伊犁师范学院哈萨克文化研究所。1996年3月经伊犁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将隶属学院科研处的哈萨克文化研究室更名为“哈萨克文化研究所”,并移交中文系(现人文学院)进行日常管理,采取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式,由时任中文系副主任的著名哈萨克族诗人、学者杜坦担任首任所长。研究所下设6个研究组,分别是文学研究组、语言研究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组、哈萨克民俗及医学研究组、历史研究组、音乐研究组。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哈萨克文化研究所汇聚了一批热心于哈萨克文化研究的各民族学者,取得了一批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为弘扬哈萨克民族文化、促进哈萨克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5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委批准,哈萨克文化研究所正式成为伊犁师范学院一个独立运行的科研实体,由哈萨克族学者乌鲁木齐拜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
2010年10月,为加快伊犁师范学院办学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新的办学定位,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提升为区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服务的能力,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伊犁师范学院对理工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师范教育学科重新整合,确立了五大重点建设发展的项目。其中,根据哈萨克文化研究所科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充分考虑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形势和学院本身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区域发展中的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作用,将哈萨克文化研究所研究方向及相关资源重新调整配置,组建成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下设哈萨克语言文学与民族现代化研究室、哈萨克族公民社会教育与民族现代化研究室、哈萨克族音乐艺术与民族现代化研究室三个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