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继红,男,1961年生,湖南湘西永顺县人,土家族,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生态文明研究院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湖南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中心主任。
人物简介
进修经历
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 在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修。
工作经历
1983年7月至1994年3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马列部、政治系任教;
1994年4月至1999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
2000年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作。
教学领域
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美育(本科生);教育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生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科教学(思政)硕士 生导师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主要著作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3
《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引论——基于社会主义宗教论视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
《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主要论文
1 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变迁的相关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湖南省优秀论文专集.
2 论李达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武汉大学学报.2007.2.
3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协调发展观.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4 红色旅游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3.
5 先进文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精神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6 论党从用意识形态驾驭经济建设到服经济建设的转变.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6.
7 论新中国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的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0.
8 从大众化到中国化:艾思奇哲学贡献新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4.
9 建国初李达推进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主要方法初探 .江汉论坛 2011.3.
10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湖湘精神资源 《光辉的历程》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12.
11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探微——以抗日根据地的实践为例 .湖湘论坛 2012.2.
12 前移后拓:构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年连续性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当代教育论坛.2012.5.
13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验及当代价值 .光明日报 .2004.7.23.
14 李大钊的美育思想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2004.2;
15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全球化思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2.
16 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论要 .湖湘论坛 .2003.6;
17 论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的复兴和重建 .湖南师大学报 .2003.6.
18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及其意义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0.5.
19 知识史观:一种新的社会历史方法论 .湖南师大学报 .2000.4
20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自然环境与“原生形态文明”关系初探 .求索,2015.9.
21 全球化时代的生态主权诉求与构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
22 从老司城“德政碑”看湘西土司执政道德的引领作用 .伦理学研究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