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与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随机对100名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这些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普遍较差,存在着4种不同“缺陷”,其中“溺爱型”家庭在被调查者中占到半数以上。
“溺爱型家庭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私、任性的种子,极易发展形成不良的个性,偏好反社会行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尚秀云介绍,在未成年犯家庭中,家庭成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23%的家庭成员曾被拘留、劳教或判刑过。
“失和型家庭也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尚秀云介绍,在被调查的100名未成年犯中,父母离异的有29%,单亲家庭7%,合计36%。
在被调查的100名未成年犯中,家庭教育方式为打骂体罚的竟然占到了23%。尚秀云介绍:“在这些打骂型家庭中,由疼爱变成打骂,好比一张纸的表和里,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孩子的恨,可能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
最后一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有“缺陷”家庭是“放任型”。尚秀云指出,“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是这类家庭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