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学校创办于1955年,在60年的办学历史中,曲阜师范大学努力培养各类师资和社会所需人才。得天独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曲阜师范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艰苦奋斗、刚健自强”的大学精神,“学高身正、行胜于言”的教师教育理念,“躬行践履、经世致用”的社会服务传统。学校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转型,狠抓落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显明、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是曲阜师范大学最早创建的理工科院系之一,其前身为曲阜师范学院化学专修科(1959年),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更名为化学系,1985年增设化工专业(专科),2002年成立化学科学学院,2008年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历程,学院已发展为理工相互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注重全面发展,目前已成为曲阜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学院之一。学院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覆盖的专业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食品质量与安全”10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化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化学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化学与化工学院2003年成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获批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创建了化工过程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组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模拟仿真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模拟仿真实验室、大型仪器模拟仿真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预约平台系统。学校通过对现有的“省级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骨干学科、省级教师教育研究基地、网络中心及模拟仿真实验室等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升级为“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总面积达16100平方米,拥有价值达5763.4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每年承担全校10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人时数达37.9万。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人员聘任制和专兼职人员一体化管理模式,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副主任由学校聘任,定期考核;实验技术人员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由实验教学中心集中统一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有专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2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6人,实验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依托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教学研究项目《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研究》、《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若干问题》、《开放性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匹配度研究》等获教育部资助;还有多项省级教改立项,如《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研究》等;其中《高校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高师物理化学课程改革研究实践》和《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改革》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大学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化学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基于教学创新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改革》、《化学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与实施》、《多元智能视野下化学学习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等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半个多世纪来,中心为社会输送7000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多人获得山东省专业教学能手、优秀教师、齐鲁名师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王恩多院士就是化学与化工学院1961年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近年来,学院对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保持稳步提升,就业率保持95%以上,本科生考研率逐年攀升,2015年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达48.6%。在校生学习热情高涨,每学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极大提高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早在1960年,化学系全体师生60余人到兖州焦化厂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教学和科学研究,成功研制出“土蒸馏釜”,并在分馏焦油中获得成功,在济南山东省科技革新、技术革命成果展览会上,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好评;《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的推广应用》1986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目前该技术在山东兖矿鲁南化工集团仍在继续使用;《二茂铁工业生产新工艺及石油助剂TKC系列产品》200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柴达木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研究》2007年联合中科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还有很多科研立项得到了推广应用,创造了较大的社会财富,如《大蒜加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种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无碳复写纸溶剂油的合成工艺研究》、《甜叶菊中甜菊糖的提纯精制》、《四氢咔唑酮抗高血压药物中间体合成工艺改进》、《螯合铁湿法催化脱硫中试》、《结晶玫瑰香料生产工艺》、《硫酸铜生产新工艺》、《化学法蒙砂玻璃瓶新工艺》、《涤纶磷酸脂类抗静电剂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等等。特别近五年,中心教师承担4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3项山东省各类科研项目,这些高水平的科研立项加之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建设,为在校本科生提供了无限的创新创业机会,极大提升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