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1)实验教学定位: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是学校的实验教学基地,由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负责管理、组织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中心以服务于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为办学方向,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以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优势学科物理学为支撑,将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2)实验教学规划:以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实验教学基地为目标,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中心教学与科研的综合水平为动力,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为根本;加强和改善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力争进入河南省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
2、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实验教学的改革将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目标进行。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理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打破传统实验课程体系,积极深化改革,建立以基础性、综合与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内容的“分层次模块化”实验课程新体系。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
(1)贯彻教育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实验中心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2)建立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管理模式,形成与理论教学既相结合又相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分离,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实验课具有单独教学大纲、学时和学分。并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和发展,开设配套的实验课及实验项目,加强教学管理,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加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把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促进实验技能提高,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探索合理可行的实验室开放方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5)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申报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另一方面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让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做年轻教师的教学导师,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6)加强实验教材建设,以保证基础、加强应用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合理安排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出版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技能所需的系列实验教材。
3.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3-1.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
(1).每学期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通过多种方式对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绝大多数实验课程评教的满意度都在98%以上。
(2).实验中心对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成效显著,考研率逐年提高,2012届物理学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到30.1%,2013届物理学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到35%。
(3).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在每年都举办“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火花电子协会志愿者家电义务维修”活动。
(4).参加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取得二等奖2项.是我校在此项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5).参加学院挑战杯比赛取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全院总共9人获奖)。
3-2.辐射作用
在学校、系领导的规划、关心支持下,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一是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中心讲学,2008年以来,先后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20余次;二是我们还积极地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讲学活动,促进了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活跃了学术氛围。中心每年还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每年都举办“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火花电子协会志愿者家电义务维修”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等提升了广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验能力,有效发挥了中心的社会开放与服务功能,扩大了中心在社会上的影响。
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目标进行。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物理实验教学理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打破传统实验课程体系,积极深化改革,建立以基础性、综合与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内容的“分层次模块化”实验课程新体系。并在实验室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和探索,为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积累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