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共同培养职业人为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的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经济类、管理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现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物业设施管理、金融保险、投资与理财等10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700余人。经过5年的发展,我系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1.各专业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专业立足西安、面向陕西、辐射西北,为中小企业、现代服务型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面向陕西地区,在国际货运代理、第三方物流、商贸流通、快递公司、制造类企业等知名企业从事物流管理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金融保险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物业管理专业培养面向住宅小区、商业物业急需的适应管理岗的物业管理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等。目前,我系以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为核心,组建了财会类专业群和流通类专业群。
2.师资力量得到显著加强。 我系现有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兼职教师队伍27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3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教师队伍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系内专职教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有10篇论文分获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论文一、二、三等奖;制作多媒体课件10个,其中3项获省部级奖,7项获厅局级奖;系内已有3名专职教师和1名校内兼职教师获省部级教学创新奖;三项教学研究成果分获校级教学创新一、二等奖;目前,系内拥有校级教学团队3个,承担省部级教学课题研究3项,厅局级课题研究6项。兼职教师队伍中既有来自企业的经理、会计师、物流师、经济师等行业精英,也有其他大专院校的骨干教师。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给学生提供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技能的坚实平台。
3.实训条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四年多来,我系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了2个物流实训室和8个财会实训室。其中物流实训室能够满足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三个专业的日常教学需求,财会实训室在购买了用友和网中网模拟教学软件后,能够满足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金融保险四个专业的日常教学需求。在校内实训基地软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的基础上,物业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等专业与陕西省行业知名企业合作,保证了校外实训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目前我系共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
4.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喜人。会计电算化专业2013、2014先后两次组队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并连续两次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充分体现出院系领导对高职教育改革、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和支持,展示了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物流管理专业2013年组队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职院校“现代物流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大赛,经过激励的角逐,我代表队获得大赛总分第二名/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并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项目竞赛,荣获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该成绩为陕西省该赛项目前最好成绩。
5.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针对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情况,我系多措并举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2013年、2014年我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物流管理、物业管理、金融保险等专业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在近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中,我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