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力行”出自宋·朱熹《答吕子约》(《朱熹文集》卷四十):“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即明理、穷理;至于行,即把已得到的理见诸于行动,“力行其所已知”。具体表现在修身、处世及接物上。朱熹重视知,更强调行,所谓“论先后,知为先”(《朱子语类》,卷九),“论轻重,行为重”。知与行是相互促进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子语类》,卷十二)。所以,“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 (《朱子语类》,卷九)。因而,致知力行即知行并重、知行统一、知行合一,不可偏废。
“继往开来” 在《朱子全书》中有三处表达。“继往开来”之继,即继承、传承;之开,即开辟、开创。继往开来即继承、传承文化传统、事业,开辟、开创未来的道路,包含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