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申报的“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获批为2010年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现了山东科技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在此次新获批的全国3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山东省有山东科技大学1个实验室入选。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是科技部加强和指导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今后冲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实验室获批后即进入建设实施期,由科技部统一授牌,建设期满后,科技部将组织专家组对建设计划执行情况验收。
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建成于1998年,是我省于2004年首批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集中建设、开放的省重点实验室之一。建设期间,在科技部和科技厅的关心支持下,实验室认真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围绕地方和国家矿业安全工程、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等关键技术,深化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试验平台建设和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特色和优势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①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②矿井水灾害防治;③矿井瓦斯与火灾治理;④安全监测监控与信息化。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多学科交叉联合在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新技术推广应用、高素质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将以此次获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契机,紧紧围绕矿山开采技术发展方向,继续深入研究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理论及技术,积极推行共享开放机制,创建向全社会开放型矿山灾害预防控制专门实验室,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山东省及全国矿山生产安全的科技进步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