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86年,矗立于学校近知广场与纳川广场之间的图书馆大楼1997年投入使用,2008年初在原有馆舍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扩建后馆舍面积共达18135平方米。2013年9月,位于西校区国际交流学院面积约3100平方米的西校区分馆正式投入使用。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包括印刷型图书、期刊、网络电子资源等多类型资源兼容并蓄的财经类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至2018年底,馆藏纸质文献总量达到1520620册,电子图书1166335册,2018年订购中外文报刊1418种。2018年度本馆续订电子资源29种,增订“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整合高质量网络免费学术资源近50种。资源内容涵盖学校六大学科门类,数字化功能明显加强。这些数字资源外加自建的随书光盘数据库,结合丰富的馆藏印刷型文献,连同学校各院部的专业资料室,正逐步构筑起突出特色、兼顾全面、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保障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持。特色资源:至2018年底,半岛经济特色库纸质图书达到2819册,煤炭经济特色库图书2877册,“山商文库”图书577册,文献检索库图书2197册,合计8470册。继续丰富依托CALIS特色库平台的煤炭经济和山东半岛经济特色库,特色库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数据量达到79351条。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平台论文数达到112篇。
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图书馆不断优化内部机构,设有一室(办公室)五部一分馆(文献采编部、文献借阅部、期刊阅览部、信息咨询部、技术支持部、西校区分馆)。图书馆现有在册职工4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6人,有学历人员比例在95.3%。良好的人力资源正成为图书馆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采用“藏、借、阅一体”的开架服务模式,并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代查代检、文献传递、读者培训、学科导航、特色文献等多类型、全方位的服务。图书馆注重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发挥,馆办刊物《信息园地》、《教育信息参考》已成为科学研究、发布信息、服务读者、宣传图书馆的平台。
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从1993年底开始起步,2005年11月成功更换安装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应用于书刊采访、编目、典藏、流通、查询等工作环节,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的全面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图书馆坚持“深化服务,彰显特色,科学发展”的办馆思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水平文献保障和深层次信息服务,努力向学术型、综合性、开放式的现代化图书馆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