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和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已发展成具有自身馆藏特色及较为完备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医学图书馆。2011年,我院图书馆正式开通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互借服务,为我院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全面的文献保障。从2012年开始,我馆与哈尔滨医科大学暨黑龙江省医学文献信息中心合作,开展科技查新工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代查代检工作。
馆舍总面积18432平方米,一楼是文献集藏区和自习区,包括集藏书库,过刊库,综合服务处,公共自习室。二楼是文献借阅区,设有医学借阅室2间,文史图书借阅室和综合图书借阅室,同时设有副馆长室、办公室、采编室、各1间,三楼是文献阅览区,设有医学期刊阅览室、社科期刊阅览室各1间,参考书阅览室1间,电子阅览室2间及馆长室,四楼是应考服务区,设有考研自习室5间,技能培训厅和学术报告厅。可提供阅览自习座位达到2309个。全馆收藏文献总量超过150万册,其中纸制图书文献90余万册,60余万册电子文献资料。
图书馆下设办公室、流通部、期刊部、采编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5人,馆员17人,助理馆员1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48%,本科以上学历占36%。已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人员队伍。
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学院发展、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馆藏资源建设,通过有计划多途径,有重点的采集国内外书刊资料,建设特色馆藏,专业图书已基本覆盖国内医学基本文献,馆藏医学专业文献约占文献总量30%。目前,有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SPRINGER、外文医学信息资源等中外文数据库10余个;购买了超星电子图书、多媒体医学课件和VCD/DVD视听教材、影视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源,经过多年建设我馆逐步形成了多载体、重学科、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引进超星移动图书馆、电子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软件平台与设备,满足读者随时随地使用信息资源的需求。采取“一站式”全开架管理模式,藏阅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使用。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紧跟学院发展建设步伐,打造学习型馆员团队,凭借文献资源服务、专业技术服务、馆员素养服务以及环境设施服务,创建我省东南部地区医学领域教学、科研、医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知识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