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至1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杂志社总编辑高翔、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郝雨凡一同出席会议。校长韩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任张西平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以澳门学为例,立足于全球视野下的知识建构与学术成长,会议内容丰富,议题新颖。与会学者来自两岸四地以及俄罗斯、葡萄牙、意大利、德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亚斯尼科夫、葡萄中国学院澳门研究中心教授金国平、澳门大学教授汤开建、澳门大学教授萨安东为大会做主题发言。会议共收到论文40多篇,从澳门学的学科建设、澳门与中外关系、澳门文献与澳门学学科成长、中外宗教与文化交流等角度展开研究和探讨。
澳门学是以全球视野以及人类文明发展为参照,以澳门本土知识系统的建设及其与世界的联系为目标的一门国际性的新兴学科。在中外交往的历史上,澳门外引欧洲,内联中国,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枢纽,也是中西文化相互传播和影响的驿站,不间断地记载明清以来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各种信息,直接或间接对东西方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澳门学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敦煌学、东方学以及正在成长的徽学、楚学、蜀学等地方性学科均有参考意义。
本次研讨会是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的以澳门学为中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召开大力推动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科研院所与世界各地澳门学研究机构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揭示了在全球视野下人类文明接触、交汇与融合过程中澳门学的内涵与价值,在主流学术界积极推广了澳门学的研究与发展,为在全球视野下知识构建与学术增长提供研究范例与讨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