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和重大举措,是推进和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望。这是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对文化作出的价值判断。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要顺应四个“越来越”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文化强校建设步伐,主动担当地方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努力打造地方区域文化建设高地。地方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引领地方区域文化的发展中,肩负着神圣而崇高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一、切实肩负起地方高职院校的文化使命,增强文化自觉,重视文化建构,担当文化传承创新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建设新理念。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点和发展趋向。在文化建设层面,既要重视培育建设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文化,又要重视建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文化,还要重视建设与行业、职业及岗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地方高职院校文化是地方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地方高职院校精神风貌的显著特征,是地方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内在根基。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增强文化自觉,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的本体属性出发,积极主动反思地方高职院校的文化现状与发展困境,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育人、抓质量、抓特色的理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充分尊重高职院校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注重从高职教育类型属性与高职教育现实矛盾中去思索、定位高职教育文化,不断培育和丰富具有高职院校个性和特色的文化。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文化建构:构建文化育人新体系。高职教育文化建构是一个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要遵循文化生成发展的规律。高职院校的文化设计与建构,要贯彻工学结合理念,体现工学结合特色,要秉承职业作为文化之根而结出文化的职业之果的精神,以“人文化成”整合培养方案,凝聚精神力量,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得到“以人为本”精神的涵养,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更好地突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追求;要坚持以浓厚职业氛围为载体构建物质文化,以培育职业精神为核心构建精神文化,以恪守职业规范为目标构建制度文化,以强化职业素能为主线构建教学文化,以丰富职业活动为抓手构建行为文化,探索一条凸显文化育人功能的地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担当文化传承创新:实施文化强校新战略。先进的文化可以教化、培育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地方高职院校要坚持“学校融入地方区域发展,教师融入学校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学生融入专业发展”的发展价值取向,按照“推进科学发展大格局、坚持‘以文化人’主原则、强化改革创新内动力、形成文化管理新机制、打造地方文化新高地”的要求,全面实施文化强校战略,真正肩负起地方高职院校的文化使命。实施文化强校战略,首先要着力培育地方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地方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是地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地方高职院校精神则是地方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一要确立地方高职院校人为之奋斗的追求目标,努力满足师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引领地方高职院校人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学院发展的伟大实践。二是要树立“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首先是文化的发展,要真正成为地域特色高职院校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的地方高职院校经营理念,提升师生的核心价值观,使之更符合人的发展需要,更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脉络。其次,树立文化管理提升高职院校品质的新发展观。地方高职院校管理经历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阶段,正在朝文化管理的目标迈进。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文化来管理高职院校。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品质越来越依托地方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对地方高职院校文化的投资不仅能营造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氛围,而且能减少地方高职院校大量的管理成本。为此,当下地方高职院校一项紧迫的建设任务就是要转变“重硬实力、轻软实力”的办学思想,经营好、发展好文化资本这一个特殊无形资产,牢固树立文化管理提升地方高职院校品质的新发展观。第三,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在规划和建设高地方职院校进程中,要特别重视地方高职院校文化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利用和开发,让每一个地方高职院校人都能享受到自己的文化成果,使地方高职院校校园真正成为提高师生素质、陶冶师生性情、净化师生心灵的精神家园。要始终坚持立足地方区域、融入地方区域、服务地方区域的办学定位,以“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努力打造地方区域文化的思想高地、理论高地、传播高地、精品高地和文明高地。
二、强化地方高职院校责任意识,大力推进地方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具有无所不在的普遍性特征。人类文化的发展体现着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及其过程。人及其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整体性,都是以文化的方式形成和存在的。一部人类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史,丢开文化史,根本看不见人类的发展。人的一生都处在一个文化的生活世界里,接触和体验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这个文化的世界里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影响着我们的智慧,形成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观点和方法,完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成为沟通人类先天生物自然性与后天文化习得性的内在机制。可以说,人不仅是生命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了文化,也是文化的创造物。教育不但绵延了人类的文化,而且文化通过教育的活动予以创新。教育不仅籍由文化的运用“使人能成为人”,而且,社会的存在与发达,也经由教育的实施而使社会的生命维持下去。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始终肩负着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光荣传统和使命,在保存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能借助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引领时代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育人功能,培育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地方高职院校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依靠育人来实现,贯穿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等育人的各个环节。教师将前人积累的文明成果,经过消化吸收、扬弃创新,传递给青年学生,既利用先进文明成果培育新人,又通过育人传承与创新文明,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是对高校育人功能的高度概括。因此,地方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着眼于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凝练、弘扬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通过人才培养,将古代文明的辉煌、现代文明的精粹内化为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审美追求、科学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从而使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留。当然,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为塑造和培养有文化的一代新人离不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民族文化传统主要包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文学艺术、传统美德,它们是构成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和历史基础。它们以良好的人文氛围的培养为价值取向,含有丰富的人文要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过程中,获得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地方高职院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加强地方区域文化教育,引领地方区域社会发展
任何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系统构成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地方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