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校长: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_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华侨大学校长: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接受专访

随着中国的重新崛起,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方方方面,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文化乃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根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海外5000多万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和中国各民族人民一样,不仅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承者与传播者,而且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缔造者和铸魂者。中华文化最初走向世界,就是伴随广大华侨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而实现的。广大华侨无论走向哪里,都把中华文化带向哪里,并且使中华文化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并和所在国当地文化相融合,创造出特殊的华侨华人社会文化。世界各国人民最初正是通过接触、了解和认识华侨华人才接触、了解、认识了中华文化,并进而了解、认识了中国和中国人。

那么,海外华侨华人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做出了哪些巨大贡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如何?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专访了华侨大学校长、著名华侨华人学教授贾益民。

问:有人说,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在海外最初的形象代言人与传播者,他们在哪些方面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做出了诸多贡献?

贾: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反映着中华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在以下六个方面体现了他们为中华文化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

1.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多民族性。中华文化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也包含了广大的海外多民族组成的华侨华人。在海外,无论你是哪一个民族的华侨华人,都以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都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2.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多元性与整体性。中华文化在海外也反映着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不仅反映着汉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内容,而且也充分反映着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与内容,并且形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统一的整体性特征,是多元性与整体统一性的结合。换句话说,在海外,由中国各民族文化组成形成的中华文化是以一个整体面貌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的。

3.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封闭性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其实,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中华文化自身固有的一种特质。中华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将各民族、各宗教、各异域文化予以兼容并蓄,融合而形成更为博大的文明内涵和更为强劲的文明力量。关于这一点,海外中华文化表现的尤为突出。一方面,中华文化在海外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文化土壤上,中华文化都可以赖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海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兼容性,无论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什么文化,都可以为我所用,中华文化都可以与之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这充分表现出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气度、气质。

4.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人本性。中华文化的本质是由“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主导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则,即“天地人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厚德载物”等等;二是提出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则,即“和为贵”、“和为美”、“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等。中华文化由此形成了“和合”的文化传统与特征,其本质都是以“人”为核心的。可以说,中华文化所张扬的也是一个大写的“人”,并且始终是以“和合”的方式来彰显其文明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自唐朝以来,无论是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对外传达的都是中华文化“和”的精神,“和”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和主旋律。海外华侨华人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成为“和”文化的形象使者。

5.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播途径是多样化的。一方面,每一名华侨华人都是一个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华人企业、华人庙宇等等,都是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中华文化活动,比如艺术、武术、龙狮、龙舟、美食、中医、节庆等,一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昭示了中华文化在哲学、伦理、道德等思想内容与形式上的博大精深。

6.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性与时代性。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播不仅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传统内容与形式,而且同时十分注重中华文化的现实内容与形式。比如,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中华文化传播紧密配合中国辛亥革命的现实需要,为辛亥革命创造文化舆论环境与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后,海外华侨华人又为东方睡狮的觉醒摇旗呐喊,为新中国加油鼓劲,积极宣传,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更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奔走呼号,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树立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而不懈努力。这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时代的现实要求。华侨华人自觉适应这一时代的现实要求,从而使中华文化传播更有现实感、时代感,促进了中外现代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问:中华文化价值正逐步为世人所了解和认识,您怎么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目前的现状?

贾:当前,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这一切使得颇具中华文化元素的经济理论及伦理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海外出现了不断升温的“中国热”、“汉语热”、“华文热”。例如,中国的龙狮舞过了莫斯科的街巷,中国的庙会搬到了巴塞罗那的街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的外衣,中国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较多华人生活的国家纷纷把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定为当地的法定节日,元宵节的灯笼、中秋的月饼成为国外超市的热销商品,孔子学院全球遍地开花,海外汉学家和“知华派”也数量日增。这一切都表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

问:时代在变化,全球化、信息化给中华文化传播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还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大努力呢?

贾: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现实中国的发展,以及与各国对认识中国、认识中华文化的迫切需要的来看,差距仍然是很大的,或者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

1. 从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来看,重传统而轻当代。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对当代中国的宣传很不够,忽视了中华文化的现代性特征。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这理应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尤其是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变化,这是当前中华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因此,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重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尤其要突出中国在追赶世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进步文明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放眼世界未来所创造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制度”,以及创造性提出的世界“和平共处”原则、“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理念等文化创新内容,让世界了解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对世界负有高度责任感和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

2. 对国内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民间群体、民间方式的挖掘和重视不够,尤其对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除了政府和官方渠道与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充分发挥各种民间群体、民间方式的作用,尤其是高度重视发挥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巨大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外华侨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精华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品质发掘、宣传不够。比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直属,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196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学校创办于福建泉州,廖承志为首任校长。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