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1月批准建设,1988年11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摩擦学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经教育部批准,聘任清华大学陈大融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谢友柏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温诗铸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研究人员28名,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占研究人员的3/4。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白俄罗斯工程技术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后5-10名,博士生15-20名,硕士生10-15名。

实验室主要从事摩擦、磨损、润滑状态转化与失效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微纳机械设计;纳米摩擦学与纳米技术应用;表面工程与纳米级表面膜;机械动力学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等研究,其中研究重点是纳米摩擦学、微纳米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纳米级表面膜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微尺度力学等。

实验室建成以来,承担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验室建成以来,获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超过180篇,有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摩擦学实验室是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实验室,通过“教育部访问学者计划”与“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来实验室从事摩擦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已经接纳了来自瑞士、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外的访问学者,香港及国内多所大学的国内访问学者,与一些国内外著名的研究机构签定了合作研究协议,与5所国外著名大学签定了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实验室每4年召开一次“北京摩擦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内部交流刊物“摩擦学进展”,并建立了博士后出站报告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

摩擦学国家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进展有:(1)薄膜润滑与超滑技术研究。进行了超滑润滑薄膜实验、微型机械表面物理化学性能、计算机磁盘摩擦学特性等研究;(2)纳米摩擦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纳米级流体薄膜的摩擦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模型包括球形分子及链状分子,模拟研究了固体接触和粘着的细观力学特性、自组装膜的摩擦特性及纳米分子机械的动力学特性;(3)微机械力学性能研究。通过电磁驱动式微拉伸装置,精确测定了多晶硅薄膜微构件的力学性能,解释了微构件力学性能参量的离散性,提出了有关微构件的基本力学参量,研究了失效机理并建立了失效模型与多晶硅微机械的可靠性设计;(4)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薄膜技术。以纳米级复合薄膜的特殊的高氧化过电位特性为基础,研制了新型电极,通过实验中产生的过氧化酸、过氧化氢、臭氧、次氯酸等强氧化材料,达到清除污水中有害重金属与有害生物分子的目的;(5)非晶金刚石薄膜制备技术。利用脉冲激光-真空弧离子技术沉积技术,获得了非晶金刚石薄膜(ta-C膜),成膜精度可以控制在1nm以内;(6)电系统构件的表面功能膜--LB膜技术。将MoS2、TiO2、C60等纳米微粒与脂肪酸共混,在常温、常压下获得了高度有序排列的超薄膜;(7)离子镀技术及其应用:采用离子镀及磁控溅射技术,获得了TiAlN、TiZrN、TiCrN、Me-MoS2、DLC等高性能的耐磨、减摩镀层。新型涂层使得高速钢及硬质合金工具的加工效率、寿命、精度均提高了几倍至几十倍。(8)电流变技术:以改性沸石为分散介质、硅油为基础液研制了电流变液,在4kv/mm的电场强度下,动态屈服应力超过20kPa,电流密度小于30μA/cm2;研制了0―3000V,开关速度小于50微秒的高压可控直流电源。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200余台,其中包括原子力显微镜、纳米硬度计、摩擦力仪、表面力仪、微观形貌仪、纳米级脉冲激光弧沉积系统、流变仪、表面张力仪、铁谱分析系统、红外傅立叶分析仪等。另外,实验室还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