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艳鑫)2014年5月30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政府提请审议的《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标志着备受关注的山东省“单独二孩”政策的正式实施。作为人口大省和老人人口大省,山东省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情况如何?
秉承着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理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风化雨”实践队深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社区,了解基层民众看法并通过实地调查和网上问卷,多渠道广泛收集信息;走访济南市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探寻决策背后。调研结束后,队员们仔细分析了调研数据,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以建议的形式反映给了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履行大学生调研社会,服务大众的责任与义务。
建议一:优化申报流程 简化审批手续
毫无疑问,“单独二孩”政策是一项惠及大众,人民广泛支持的政策。那么政策实施起来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在社区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符合条件的家庭需先向户口所在的社区提交申请材料,社区居委会初审后合格的提交乡镇、街道一级审批,乡镇、街道计生主管部门统一提交区县一级计生部门审批,一般符合条件的家庭在10日内可以获得批准。然而我们也发现由于政策刚刚开始施行,准生证的办理还未全面展开,目前能交上材料进行审核的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希望在近期生育的家庭带来不便,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产妇等待办理的心情更加急迫。有关这个问题,山东省卫计委对办理申请的相关环节和审批资料进行统一制定,具体的手续办理下放到各地市的计划生育部门独立实行,各地市的审批进度不一。
针对这一现象,队员们建议省卫计委对于审批工作做统一管理,确保各地市尽快将政策实施落到实处。另外,可以考虑对大龄产妇等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予以相应照顾,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切实为民众提供方便。
建议二:合理分配资源 解除后顾之忧
关于生育二孩,许多民众也有多方面的顾虑,在中国,生育一个孩子可不只是添一双筷子这么简单。教育、医疗……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因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凸显出来。
医疗方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就济南和青岛等医疗水平较高的地区来看已经出现产妇进医院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的情况,政策实施后,产妇一床难求的现象极有可能出现。为收治产妇,医院最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好尽快腾出床位。而生育二孩的产妇年龄已经偏大,又无法得到良好的生育医疗保障,增加了生育风险。针对这一问题,队员们建议医院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提前做好迎接二孩生育高峰的准备,一方面增加床位,另一方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力配合“单独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
教育方面,山东是人口大省,相应的也是教育大省,就现状来看,从小学到高中一个班级有六七十人的情况并不少见。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受民众诟病许久,新增人口势必会对教育带来更加严重的冲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已经有了扩建、新建学校、幼儿园的计划,以应对二孩出生带来的入学高峰。实践队在山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在政策出台前,有关部门在前期多次组织大范围的实地调研,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论证、对可能产生的人口增幅进行预估,并提出多种预案,在确保可控的基础上确定政策的实施。省政府要求教育相关部门做好人口增长的应急预案,保证新增人口的教育质量。
建议三:宣传“二孩”政策 不忘计生国策
“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放松呢?在调研过程中不少民众都有这样的疑问。对于这一问题,山东省卫计委答复称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继续坚持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要继续给予奖励扶助;对违法生育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因此,我们建议各级计生部门广泛宣传新的二孩政策的同时,不忘继续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在深入推进二孩政策实施的同时减少生育乱象,保证计生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