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冶金工程实验中心成立于建校之初,长期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我国冶金、材料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08年获准建设冶金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学科、冶金工程国家高校特色专业、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7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012年建成了国家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
中心坚持“学生为本,夯实基础、依托学科、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的教学理念,为完善现有实验体系,针对实验教学中的诸多难题(高危、高温、高压、高耗、工厂实际操作),缓解师资和实验教学经费压力,在冶金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成立了冶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拥有教师43人,其中专职教师25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2014年冶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被遴选为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虚拟实验教学中心由虚拟与真实相结合的冶金实验web网络实验室、钢铁冶金仿真实训局域网实验室、冶金过程模拟及创新计算机工作站和仿真工程软件开发实验室组成。(1)虚拟真实冶金实验web网络实验室: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环境,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使学生在互联网上通过接近真实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实验,同时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一体化管理功能;(2)钢铁冶金仿真实训局域网实验室:结合冶金工程生产实践,建立了虚拟钢铁冶金工程实训项目,实现了从烧结、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炉外精炼到连铸的钢铁冶金工艺过程。(3)冶金过程模拟仿真计算工作站室和工艺优化工程软件:采用Fluent、DPIV等一系列软件和系统,结合大、中、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将生产和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及生产过程中虚拟仿真的能力,并以冶金生产实际为模板,建立模型设备,开展虚拟仿真真实冶金过程的实验项目。通过建设,开设了钢铁冶金仿真实训实验项目3项, Web网虚拟真实冶金实验14项,局域网实验10项,大型软件虚拟实验4项,虚拟仿真实验和实物模型结合实验5项。冶金虚拟实验系统的点击量达上万次,仿真实训人数达2千多人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更加灵活方便且不受时空限制,缓解了实验教学经费及师资压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主持完成虚拟仿真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7项,另有1项被评为大学生创新课题,“冶金工程专业虚拟实验室”被评为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冶金工程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虚拟实验框架平台及师资力量,通过后续虚拟实验项目、实验虚拟平台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最终将建成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层次模块完备的冶金工程虚拟仿真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