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华教授
钟建华:男,生于1957年2月28日,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4年4月在西北大学被评为副教授;1998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被评聘为教授;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被聘为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0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被聘为沉积学(矿物岩石与矿床学)博士生导师。目前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事地质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100余名,硕士30余名;承担省部级基金项目10个及其它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单独和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80余篇,9篇论文被SCI收录;约25篇论文被EI收录。1997年发表科研论文总篇数位居全国第五名(《中国科学报》为此专门有报道);是《古地理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及《特种油气藏》杂志编委;第十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第二组会评专家(非体制内受聘);山东省优秀教师。2011年成功的组织了青岛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讨会;
一、学历:
1978-1982:在淮南煤炭学院(现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读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1987: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从师于我国著名煤田地质学家韩德馨院士,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1993: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现合并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从师于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获理学博士学位, 并于1993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4-1995:在西北大学地质系做博士后,从师于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院士;
二、教学:
1、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构造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地构造》;为博士生讲授过《沉积动力学》;
2、1996、1997、1998、1999年连续四次赴安徽巢湖带本科生普地实习;
3、1997年指导朱光有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一等奖;排名第二;
4、1999年指导孙景耀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二等奖;排名第一;
5、2007年指导了郭泽清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奖;被授予“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
6、指导了两位统招博士研究生(2005年温志峰、2011年牛永滨)在毕业的次年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三、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柴西侏罗系类叠瓦构造的研究,56万元。项目负责人;
2、国家973课题专题:碳酸盐岩缝洞系型油藏缝洞单元形成机制及模式研究,65万元。专题负责人;
3、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溶洞型储积体内部结构模式及其分布规律,139万元。专题负责人;
4、陕西省重大科研项目:延长油矿致密砂岩气藏数字表征及预测研究,150万元;项目负责人;
5、国家示范工程项目:吐哈油田侏罗系致密砂岩气的研究;500万元;项目负责人;
6、国家示范工程项目:辽河油田古近系致密砂岩气的研究;495万元;项目负责人;
7、延长油矿甘谷驿采油厂课题:延长油矿甘谷驿油矿油藏精细研究;40万元;课题负责人;
8、大庆油田九厂课题:古龙沿江地区多层位成藏规律及有利目标评价,90万元;课题负责人;
9、国土资源部课题:柴东石炭系页岩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80万元;课题负责人。
四、获得的科研奖励
先后获省部级奖七项、局市级奖三项:
1、2011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2012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3、1999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
4、2009年获中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5、2010年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6、2009年获中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7、1990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8、2000年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9、2004年获青海油田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10、1995年获中科院大地构造研究所陈国达地洼学说二等奖;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