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Photon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于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开始立项建设,依托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拥有多位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主任是任晓敏教授,现有固定高级研究人员五十六人,研究团队因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创新精神强而荣获教育部“创新团队”称号。
实验室主要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及“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立足“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领域,坚持基础探索和工程技术相辅相成、光子学与光通信“驱”“牵”互动、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在为国家解决本领域重大科技问题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国际同类高水平研究机构中以较为明显的特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叶培大院士、徐大雄院士等老一代科学家的带领下,实验室于196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光通信科学与技术研究,为国家光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系列的“国内第一”,包括:第一个光纤通信专业、第一本光纤通信教材、第一期光纤通信培训班、第一次光纤通信国际会议、第一个大气光通信实验系统、第一个高速光纤通信实验系统、第一个相干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实验室将“信息光子学相关基础研究”、“新型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和“先进光通信系统与光子网络”定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信息光子学基础理论研究、材料与器件的突破、光通信系统与网络的技术创新三个层面上纵向贯通,互相促进。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任务17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700余篇。
实验室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牵头建设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建立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费罗夫院士亲自领衔的中俄联合实验室。
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提倡开拓、拼搏和奉献的精神,营造了“执著出奇,团结致胜”的学术氛围,熔铸了“理工互动,理工融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
实验室主任:任晓敏教授
实验室副主任:纪越峰教授、肖井华教授、黄永清教授、徐 坤教授、张 泳高工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72信箱
邮政编码:100876
办公地点:北京邮电大学科研楼3层
电 话:010-61198087
联系人:张 民
实验室网址:http://sklipoc.b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