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通过诵读,扫清字词读音障碍,并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第二,通过诵读,正确断句,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并体味文句意蕴。第三,通过诵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第四,通过诵读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并初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
文言文虽然已经失去“活”的语言环境,但它自身却有很强的可读性。通过反复诵读,字、词、句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学生的头脑,文章内容与主旨随之可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
诵读的形式多种,但必须坚持三主三铺,即以课堂诵读为主,集体诵读为辅;以学生诵读为主,教师诵读为辅。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诵读,教师都必须予以得当的指导。
二、突出精讲
在文言文教学中,精讲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种是精讲句式、词语。教师讲清讲透、学生学好学实典型句式、重点字词非常重要。因此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掌握字词与句式两个基本点上。精讲就是讲清常用的典型句式特点,讲透字词的含义(基本义、引申义)及用法。在一篇文言文中,可分类罗列出典型句式和重点字词并详细讲解其特点用法。对特殊句式(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应予以分解比较;对古今异义的词义的变迁及异同。只有讲清讲透这两个基本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二是精讲重点内容或核心语句。要讲清讲准,讲细讲透核心段落或精彩语句,就应突出学生难懂或容易误解的问题,紧密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开启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章所创设的情感氛围或审美意境中,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真切地感悟作者的感情起伏。这样通过自我主动、师生互动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在美的感染、熏陶中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提升学生整体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三、重视归纳
在文言文教学中,归纳总结十分重要。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典型句式及重点词语,在分析中比较中找出规律,做到以一举三,触类旁通。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类比较的过程,也是巩固深化的过程,它可使看似杂乱繁多的句式、字词通过归类变得浅显明了,易于掌握。对典型句式而言,归纳是比较中的重组,可以使典型句式进一步通俗化、简单化、规律化;对重点字词而言,归纳是比较中的分类,可以使词类活用和词类的义项变迁进一步明确化、细致化、系统化,从而便于学生牢固记忆。
四、注意积累
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就越强。对学生而言,学好文言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文言文行文简洁、遣词造句考究、意境优美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影响深远。
新课标强调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课堂以外,教师要积极向学生推荐精炼短小的经典文言文,并鼓励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