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专院校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大专院校培育和践行学生独立健全的思想人格、正常健康的心理精神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充分说明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专院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时期大专院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我们旗帜鲜明地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大同思想;“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人文情怀;“止于至善、永不自满”的目标追求;“格物致知、大胆实践”的科学实践;“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意识。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自2012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并报教育部备案,批准升格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以来,学校紧扣建设“特色鲜明、贵州一流、全国知名”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目标,以“献身教育、回报山乡”的学校精神,传承“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知行合一、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精神;弘扬“乐教乐学、求真求新”的校风;树立“快乐工作、成就事业”的教风,倡导“快乐学习、成就梦想”的学风,推进魅力幼专·激情幼专·和谐幼专“三个幼专”的全面建设。根据学校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毕业后都要返回农村幼儿园及小学任教这一具体实际,学校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努力践行有理想信念(热爱农村、热爱教育、热爱团队,用心教书育人),有道德情操(践行师德规范、践行职业操守、践行乐业求是,潜心传道受业),有扎实学识(学会教育、学会管理、学会创新,静心钻研业务),有仁爱之心(关爱学校、关爱学生、关爱环境,诚心传递慈爱)的“四好老师”;鼓励学生热爱家乡、记住乡愁。大力传承黔东红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文化和廉政文化四种文化之精髓;积极争做拥有健康、拥有爱心、拥有文明、拥有智慧、拥有责任的“五有阳光青年”;着力培养学生自觉晨练、自觉晨读、自觉学习、自觉劳动、自觉自习、自觉就寝的“六项自觉”,引导学生修身成长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一良好习惯的自觉养成。
升格四年多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强化学科专业技能为手段,学校师资整体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力的增强。
何谓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境界方面的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人生态度方面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德原则方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国情怀方面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价值追求方面的立己达人,和谐共生;社会理想方面的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等核心内容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段文字用今天的话来说其大意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它准确地定义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手段和目的,也成为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价值,对当今高专院校学生的多层面教育与全方位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大学”出“大人”,这里的“大人”,无谓官职,只论品性。他应该是品格上的君子;是学业上的才俊;是心理上的成人;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将现代大学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己任。其中以优秀的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核心,培养品质优、气质佳、学习好、体格健的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