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副院长曹喜山:办适合的教育,构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泰科路径”_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副院长曹喜山:办适合的教育,构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泰科路径”
www.jiuxianfresh.com 2017-12-15 新华网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2017121512551037.jpg

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在京举办。本届论坛以“从‘新’开始 变即永恒”为主题,探讨教育事业迎来的发展契机。

活动中,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的副院长、副书记曹喜山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主持人:首先恭喜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荣获2017年度“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这个奖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泰州科技学院。

曹喜山:我先从整体情况、发展思路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在校生一万余人。2014年学校开启了“二次创业 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在刘玉海院长的带领下,学校确立了“办真心关爱学生大学”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目前学校是全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教育之弦”卓越创新联盟学校、中国教育智库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单位、民办本科(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校,同时也是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的培养基地,被誉为“现场工程师的摇篮”。

主持人:学校目前的转型发展思路是怎样的?如何办适合的教育?

曹喜山:我们学校的发展思路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是坚持一个目标。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这里的核心就是应用型本科。高水平主要体现在我们要办出一流的应用型专业,培养出一流的现场工程师。特色是指我们在智能制造、大数据和检验检测这三大领域能够形成我们的特色品牌。

二是把握两个导向。我校在“办适合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坚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双导向”,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生命成长为导向。前者是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本质要求,培养适合市场、适合职业、适合岗位的应用型专才;后者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帮助每位学生发挥优势潜能。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始终把握区域产业变革、技术突破、科技革命对教育的需求,始终把握学生对更美好、更理想教育的需求,营造学校与“区域发展、学生成长”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

三是跨越三个阶段:构建应用技术大学的雏形构架;基本建成一个合格的应用技术大学;办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大学。

四是指要明确四个定位。在学科专业定位上,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等多学科专业综合配套、协调发展。在办学层次定位上,以本科为主,大力拓展继续教育、工程硕士以及国际合作办学。在服务面向定位上,就是人才培养要面向“高大上”、科研和社会服务面向“中小微”,“高大上”是指成长型高新企业、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小微”是指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还有一个定位是人才培养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一流的现场工程师。

五是指我们要推行五大战略:推行“以人为本”战略,办人本大学;推行“扎根地方”战略,办地方大学;推行“服务产业”战略,办产业大学;推行“开放融合”战略,办开放大学;坚持推行“特色兴校”战略,办特色大学。

主持人:据我了解,我们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中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泰科路径”。请您为大家来谈一谈“泰科路径”。

曹喜山:好的,近年来,我们学校明确了“以人为本、扎根地方、服务产业、开放融合和特色兴校”的五大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适合学生个性化生命成长,既能充分发挥高水平母体校的支撑优势,又能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之路。学校目前发展的状态可以归纳为转型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这里的关键词应该是转型的“转”字,也就是六个转:“转布局、转方案、转队伍、转理念、转模式、转机制”。

主持人:您先给我们介绍下泰州科技学院如何“转布局”?

曹喜山:好的,第一个“转”就是转布局。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我们学校2016年就初步搭建了应用型本科大学的雏形架构,在这里主要有三点,一是组建了产业学院,二是共建行业学院,三是调整专业布局。

首先是我们组建产业学院。在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中,我们首开先河,转变按照学院、学科设置二级院系的思路,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产业发展战略,组建了产业学院,目前已形成了智能制造学院、移动互联网学院、环境与制药工程学院、商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六个产业学院的新格局。

第二是我们共建行业学院。我们学校紧密对接区域重点产业中某个行业的行业链,联合行业企业共同设立行业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检验检测学院、大数据学院、机器人学院、电源设计学院、建设与市政学院、3D打印学院、设计创意学院等七个行业学院。

第三是我们调整专业布局。主要是不拘泥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限制,根据国家、长三角以及泰州地方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的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突显我们的专业方向,把每个专业方向当做一个专业标准来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25个专业和60个特色专业方向的专业布局。这是第一个转。

主持人:那“转方案”又是如何转的?

曹喜山:第二个“转”就是转方案。也就是转变人才培养的方案,实施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画像-塑像-成像”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办适合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第一步是精准“画像”。实施两轮画像,对接产业行业现阶段及未来5—10年的人才需求领域,确定重点建设的专业方向;按照岗位群的需求画出职业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第二步是精细“塑像”。按照画像的结果倒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模块池;重构培养模式,实施工作室育人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学院育人模式。

第三步是精确“成像”。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引入行业标准,采取行业大比武、毕业生发展跟踪等方式,并采取有效的评价和纠偏机制,确保毕业生符合画像的要求。

主持人:泰州科技学院是如何“转队伍”的呢?

曹喜山:第三个“转”是转队伍。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我们所有的教职工重新上岗,也就是每位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都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重新构建,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同时通过每一个教职工个人的转型发展,来推动全校的转型发展。比如说我们采取了“双院长和双专业负责人”制度,制订了“双师双能”的任命制度,以促进学校更好的转型发展。

主持人:泰州科技学院实施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是什么?

曹喜山:这就是第四个“转”,转理念。我们学校提出了主体性、个性化培养理念,实施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这一方案、理念的核心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育特长,激发潜能,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地生命成长。培养方案核心举措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也就是“一人一导师、一人一目标、一人一规划、一人一课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未来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

主持人:在泰州科技学院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转专业不设门槛,这是如何做到的?

曹喜山:这也是我们落实第四个“转”的具体做法,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从2015年就开始实施“专业任选”政策。一是指给学生充分的首次专业选择机会。实施“让每位学生都能读到自己想学的专业”招生政策,换句话讲就是,你报什么专业我就录取你什么专业。第二,入学一年后,给学生公平的再次专业选择机会。根据学习情况和学生的意愿,实行无条件、无门槛的转专业政策。此外,学校建立培优班、释潜班等个性化班级,实施动态调整,帮助学生激发优势潜能,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主持人:下面请您再简单介绍下“转模式”和“转机制”吧。

曹喜山:好的。第五个“转”是转育人模式,实施“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在学校建立了十多家产教融合企业工作室,让学生直接“上岗”,体验与企业无缝对接的课程模块,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在企业里完成,评价标准按照企业需求走,从而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师上课的这种传统模式,真正体现应用型教育。2016年下半年,环境检测方向的学生就参与了623家企事业单位的1643个环境检测服务项目,真正成为环境检测行业的“行家里手”,毕业后企业可以招来即用,无需培训。

曹喜山:第六个“转”是转机制。努力构建适应并能引导学校转型发展的机制和体制,以及现代大学制度。比如说我们所有的二级单位都已经实行了双向契约制。另外,我们所有的重点工作都实行项目化管理,我们实施“教师评先进 学生说了算”的制度等等,自2014年以来,我们学校也已经修订了130余项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以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