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于2015年1月23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前身为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院以招收视障、听障、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和多重障碍学生为主,中高等教育兼容,承担着残疾人和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者的中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任务,在全国残联系统建校最早。目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568人;开设5个大专专业、5个中专专业,培训鉴定工种27个,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办学特色鲜明,教育培养成果丰硕,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残疾人体育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和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及山东省残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学院办学设施设备先进,校内无障碍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10.6万元,有文体教学馆、语音室、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和数字化图书馆各1个,电子阅览室8个,高配置计算机801台。教室全部更新配备多功能交互智能平板,兼容多媒体、电脑、电视等功能。学院馆藏纸质图书13.8万册,盲文书1020册,有声读物磁带5123(盘)、光盘868盒,在全国同类学校中藏书量最多;有电子图书11万种(镜像),引进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库和工具书检索、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等系统,电子资源容量达到49125GB。有室内外全彩和双基色LED大屏幕共280平米;完善了因特网、有线电视网、教学与安全监控网,实现了光纤直接到桌面。有校内实训车间47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新学生公寓配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无障碍设施完善,能适应不同残类学生需要。文体教学馆内有校史馆及展览馆、影视报告厅、综合球类馆、国际标准的乒乓球馆及器材、专业篮球场等,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支持。
学院深入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按照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职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并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实践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走出了一条特色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之路。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振兴山东残疾人体育突出贡献奖等30多项省级荣誉。
学院听障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曾先后三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六件木雕和六件蜡染艺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性收藏。2010年至2012年,在国际礼品工艺品、中国工艺美术精品、民间工艺品等各类国家级博览会上共获金奖19个、银奖若干,代表作品有陶艺《沂蒙情深》、木雕《天•地•人》、刺绣《百嬉图》等。
2011-2013年,学院连续三年按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承担特殊教育专项成果展,展出了陶艺、木雕、珐琅彩、装饰绘画等十几个门类的作品。参展作品内容丰富、创意独特,荣获8个一等奖、29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22个优秀奖,是获奖最多的学校。2015年7月,学院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第四次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荣获8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获奖总数连续四年排名第一。2012年,学校作为全国特教学校和山东职业院校中的唯一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在德国举办的首届中国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