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三、全方位全要素、多维度立体化,建立“全过程”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学校探索建立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全过程、多维度、立体化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面覆盖、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入学教育是学生的第一堂素质教育课,毕业典礼是学生的最后一堂素质教育课。每一位教职工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承担起培育学生职业素质的重任。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把素质教育标准引入课堂,把教学延伸到学生日常管理中,把学生成长纳入课程考核,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以《职业伦理与行为规范》、《安全与国防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和《魅力塑造与礼仪素养》特色素质教育课程为支撑,以艺术与修养课程群和综合技能课程(特色体育课程和《点钞》、《电脑与键盘技术》、《网络与信息处理》、《word电子文本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pt演示文稿制作》、《硬笔书法》、《文书写作与办公事务处理》)为补充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立体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知礼仪、守规矩、技能好、有特长”的优秀金融职业人才。
四、推进课改项目,推广“以赛带练”,构造金融职教新路径
1.强化课程项目建设与开发,突出金融职业能力培养。
在课程项目建设中,学校按照“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质量”的课程建设标准,努力建设结构合理、要素完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2014年,学校启动首批课程建设项目,17个项目通过评审立项。
学校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重点开发三类课程,一是建设专业核心课,依据岗位群职业能力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教学项目,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项目课程;二是开发实训项目课,引入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真题真做;三是改革公共课,立足学生长远发展设计课程内容,侧重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2.实行“双导师、两结合、五环节”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引入“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把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相结合,制定实施《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培养实行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组成的“双导师”教育制度。从“品德塑造、专业学习、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五个环节的全过程指导。
3.推行“以赛带练”模式,带动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赛带练,就是以比赛的形式来带动和促进学生的技能训练。学校采用“以赛带练”教学模式,把国家、省级或行业规范的职业技能竞赛模式引入各个培养环节,通过组织全校技能竞赛,带动和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的教学活动。学校因“课”设“赛”,设计适合本课程的训练项目。一是针对点钞、小键盘、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课堂上穿插进行个人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二是针对分岗位实训课程,组织小组形式的岗位技能比赛;三是针对综合模拟、沙盘模拟等混岗实训课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比赛,边赛边练、以赛带练。
4.实施振兴科研战略,以科研促师资、促管理、促教学。
学校完善科研制度,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围绕金融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和学校办学的需要,突出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特色。2014年,学校首批教育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立项31个,教学研究项目立项12个。其中重点项目资助5万元,一般项目资助1万元,全年投入科研经费达到100万元以上。
五、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个对接”,开辟“六个就业通道”
1.实施校企战略合作,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把校企合作作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来抓,与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招商银行太原分行、小额信贷公司协会签订或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确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教师挂职学习,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建立稳定平台,为职业岗位培训、专业与课程改革创造条件,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为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培训“客户经理”、“柜员业务”近2万人次,培训范围覆盖全省119县。
2.开辟“六个”通道,促进学生就业。
“六个”通道体现在:开办“订单班”,以企业岗位培训“植入”高校的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全封闭培训;开办“校内实训班”,全面融合实习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内容,保障实训目标全面达成;落实顶岗实习,2014届毕业生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进行顶岗实习,由信用社选拔留用上岗;鼓励创新与实践,实行创业教育,激励学生创业就业;发挥校友会的中介作用,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鼓励学生自主择业,定期召开企业“人才招聘双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