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年的研究成果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动性过剩与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07300422)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银行非自愿超额准备金波动与货币政策微调性操作》(项目编号:09YJC790098)
[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货币政策冲击、银行信贷资金行业配置与宏观审慎管理》(项目编号:2012M521615)
[4]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重点项目《货币政策环境、信贷资金行业配置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NJJ2013A04)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金融压力、宏观经济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项目编号:71473090)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金融压力、宏观经济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项目编号:2014T70815)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金融压力、宏观经济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项目编号:14YJC790175)
(二)论文
[1] 张勇,杨凤春.制度约束下的货币市场利率决定模型研究.海通证券研究.2003.第4期.
[2] 张勇,范从来.通货紧缩预期对产出的效应分析.上海金融.2003年第10期.
[3] 张勇,范从来.论通货紧缩预期的产出效应.经济评论.2004年第 1期.
[4] 张勇,范从来.政策冲击下的货币存量控制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8期.
[5] 张勇,方阳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的不确定性研究.上海金融.2004年第10期.
[6]张勇,范从来.货币需求函数结构稳定性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7]张勇,章中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启示.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第12期.
[8]张勇.资产替代、金融市场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9]张勇.价格标高理论在中国的经验检验.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第1期.
[10]张勇.论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反应程度的不确定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1]张勇.货币市场利率决定模型研究:来自制度约束的视角.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 张勇. 政策可信性变动、通胀预期形成方式与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13]张勇.论政策可信性变动对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财经研究.2008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8年第11期
[14]张勇.银行非自愿超额准备金周期性波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10年第10期
[15]张勇.银行个体特征对贷款行为差异性的影响:来自中国银行体系制度约束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2011年第1期
[16]张勇. 银根紧缩与银行信贷资金行业配置行为:来自SVAR模型的经验证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 期
[17]张勇. 紧缩性政策影响下银行信贷资金期限配置行为分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8] 张勇 黄旭平. 银行信贷资金行业配置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一个文献评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9]张勇.银行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当代财经.2012年第1期
[20]张勇.李亚玲.基于产业异质性的银行贷款政策效应分析——来自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1]张勇、范从来、陈峥嵘、陈新明.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经济科学.2013年第3期
[22] 张勇、周浩、彭连清. 金融压力、宏观经济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评述.上海金融,2015年第2期
[23] 张勇、涂雪梅、周浩.货币政策、时变预期与融资成本,统计研究,2015年第5期
(三)著作
张勇.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确定性.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