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93年,建馆二十六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全馆同志发扬艰苦奋斗、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精神,历经多次搬迁、调整,办馆条件和办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迁入新校区后,图书馆事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至精”的办馆理念,始终把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放在中心位置,切实履行教育和情报职能,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也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约2.5万平方米,拥有新馆、文学与新闻分馆(老馆)、南校区分馆、东校区分馆、东山校区分馆、竹山路校区分馆六个馆区。新馆面积1.56万平方米,2009年9月正式启用。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4163席,其中电子阅览座位422席(含检索机位),无线网络覆盖全馆。馆藏纸质图书130.07万册,电子图书214.59万种(含包库)。中外文纸质现刊1242余种,非书资料3.9万件。
图书馆不断改善阅览环境,新馆启用后,各项条件大大改善,阅览环境十分舒适,阅览座位全部为实木家具,全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检索、阅览计算机全部更新。
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校园网络,并配有现代化的管理服务系统。图书馆现有HP服务器7台,磁盘阵列2套,已建成虚拟机集群,另有学校数据中心空间划拨,最大存储容量可达35TB。全馆提供有线网络节点400多个,无线网络全覆盖可同时接入3000个客户端。校外访问提供VPN接入。图书馆采用汇文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的自动化和资源的网络共享。图书馆通过网站整合馆藏资源及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OPAC查询、读者信息查询、图书续借预约、数据库的使用、网络导航等多种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在建设印刷型馆藏的同时,不断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引进学校专业所需的数据库,加入CALIS、CADAL、区域联合体等资源共享联盟。纸质文献方面,坚持专业书为主,适当照顾全面,尽量收全专业工具书,最大可能保证藏书质量;数字资源方面,通过集团联采、包库、镜像等各种方式引进符合本校学科专业需求的数据库,目前已拥有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读秀、书生、百度文库、VipExam、《网上报告厅》等多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同时,联系试用适用本校的新数据库。图书馆自建有视频点播资源库、随书光盘库、FTP资源等本地化资源库,目前本地资源量已达20.5TB。所有数字资源提供全天候访问服务。
图书馆坚持为用而藏,重在利用的思想,不断加强资源的宣传和读者服务工作。全馆实行全开架书刊借阅,开放服务每周达94.5小时。
图书馆倡导读书、明智、创新,并将此作为馆训,努力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宣传以及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如: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编制读者手册,编制数字资源使用指南,制作图书馆资源课件,开设文检课,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办理馆际互借通用借书证,建立图书馆VPN,读书节活动、评选读者之星活动、与教务处联合推出一小时系列讲座读者培训活动、数据库试用现场推广活动。
近年来,图书馆在学校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连续几年被评为校先进集体。员工发表论文数逐年增加,一篇论文参加全国性会议获得一等奖,另外也有数篇参加省内专业会议获奖。图书馆完成了两项省级项目,还组织编写了文献检索课教材,目前已出版三种。图书馆全体员工正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力争把图书馆建设成为服务一流、管理高效的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