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5日,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省土壤肥料学会承办的“土壤时空过程与土壤安全”202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温江顺利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出席了本次盛会。
24日上午8:30,开幕式隆重举行。学校副校长刘登才教授致辞,他对各位代表来蓉表示欢迎,并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问题,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希望学会发挥专业优势,继续投身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仪式由资源学院院长高雪松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史舟教授主持特邀报告。傅伯杰院士作了题为《地球关键带与地表过程》的线上学术报告;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所所长张甘霖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数字土壤构建与应用》的线上学术报告;浙江大学罗忠奎研究员和四川农业大学李启权教授围绕土壤有机碳演变与全球气候变化,分别作了题为《大尺度全剖面土壤有机碳周转与存储》、《成都平原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对农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响应》的现场学术报告。7月24日下午,大会分设“土壤发生、分类与地球关键带”、“土壤调查与数字土壤制图”、“土壤遥感与信息获取”“土壤/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4个分会场,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地理信息技术系主任徐精文教授主持分会场三并作了报告,共93位学者进行了口头报告。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孔祥斌教授主持,他总结了本次大会重要议程主题,并对会议承办方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大会共评选优秀论文5篇,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12个。会议最后,高雪松代表承办单位发言。
7月25日上午,与会代表参加了由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袁大刚教授和吴德勇老师组织的野外考察。与会专家与代表对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师生在土壤时空过程与土壤安全领域取得的成果,及严谨有序的现场组织与安排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本次大会为推动“土壤时空过程与土壤安全”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应用的发展,展示相关领域最新成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作者:吴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