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星火训练营”第一营开营仪式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举行。4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学院推荐和学校评审脱颖而出,他们拥有各级优秀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一流课程负责人等诸多殊荣,将参加为期一年的“回炉炼丹”。“星火训练营”的开营,伴随着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的发布,拉开了学校转设更名后首次大规模高层次人才引育的大幕。
打出“组合拳”:政策先行引源头活水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深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在今年6月份相继出台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青蓝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鼎湖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重磅文件,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引育用留的政策体系,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把学校打造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人才高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执行校长张光宇教授指出:“此次系列人才政策的推出,不仅包含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育,而且注重现有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是实实在在的一套“组合拳”,旨在着力铸就引才聚才用才的“强磁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种好“梧桐树”:使命愿景唤创新人才
常言道“要引金凤凰,先种梧桐树”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这课“梧桐树”怎么种?学校制定了固本--培优--建强的“三步走”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新型应用型大学。实现这一愿景,学校规划了“三园融合”的发展模式,即一校三园协同发展模式,包括教育园、科技园和产业园;设计了“三院一体”的治理体系,即为适应“三园融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学科专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一体化的治理体系;构建了“三链衔接”的管理机制,即学校的教育教学主动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衔接。目前,学校按照“产业导向、以核建群、以群建院、特色发展”的思路,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四大产业集群深度对接,建设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包括:与华为合作共建数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大模型数智化创新应用平台,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数智乡村研究中心等。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引才聚才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梧桐树”业已种好。
搭好“成长梯”:青年才俊挑大梁大任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近几年在肇庆建设了一个千来亩的新校区,正走在加速发展的快车道,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为他们搭建“成长梯”,让青年才俊早挑大梁,能当大任。这个“成长梯”的构成包括:一是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知道教师,指导和帮助他们尽快过教学关,确保教学质量;二是实施“青蓝计划”,按照个人和团队两种形式,为具有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安排导师、减免课时、配备条件、提高待遇,通过为期三年的培养,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水平,晋升高级职称,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终极目标。近日宣布启动“星火训练营”教师培育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满足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星火训练营”将邀请校内外优秀教育专家担任讲师,围绕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技能等方面,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员们将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经过严格的推荐选拔,来自该校各二级学院的40位老师成功入选“星火训练营”第一营。他们将分为8个小组,采用分阶段开营的形式,展开为期一年的强化培训。训练营期间,学员们将参与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案例研讨、交流分享等,全面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结营时,训练营的优秀学员将被聘任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特聘培训导师,承担未来教师培训和指导的任务。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学员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师培训导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校执行校长张光宇表示,学校启动青年教师培育的“青蓝计划”“星火训练营”等系列行动计划,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匹配相应的福利待遇,助力他们成为学校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凸显了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坚定决心。相信,只要我们把这项工作持续抓下出就一定能达成我们的初衷,让“星火燎原”,形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喜人局面。
引得“凤凰来”:积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用心施策、引育并重,让金凤凰引得来,留得住。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制定了银龄教师引进的“常青藤计划”、双高教师引进的“莲花学者计划”,以及青年教师引进的“青莲学人计划”。同时,为了激励在职教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制定了“鼎湖学者”“鼎湖科技新星”“鼎湖教坛新秀”等系列奖励计划。为了让人才政策有吸引力有竞争力,广应科从教师的职级聘任、安家费用、科研启动、人才落户等多个方面全面升级,奖补标准更高、申领条件更合理、兑现流程更快捷,着力打造“重才、引才、用才、爱才”的招才引智政策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执行校长张光宇解释学校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育“强磁场”的基本思路是:“尊重人才,高看一眼;兑现待遇,先走一步。”具体说就是,引进具有正高职称的优秀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引进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人才,直接聘为特聘教授,兑现教授待遇;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直接聘为特聘副教授,兑现副教授待遇;引进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直接聘为讲师,兑现讲师待遇。
打出“组合拳”,栽下“梧桐树”,搭建“成长梯”,引得“凤凰来”。在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中,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强校为战略导向,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升人才质量。此次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系列人才政策的推出,必将为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发展高质量注入新的动能,谱写新的篇章。(通讯员: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