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泉州,连接千年的海丝情。漫步泉州古城,每一处古建筑、每一份美食,甚至是路上的每一位泉州人,都在诉说着这里的人文历史,演绎着精彩生动的海丝故事。2024年12月29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海丝文化的魅力》课程组带领40名师生开展“古韵泉州,青春探秘”师生实践研学活动,深入泉州古街,开展一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泉州古城Citywalk,沉浸式体验泉州多元、丰富的文化遗产,品读“海丝文化”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共同探寻千年古城之美。
“紫云承千载,双塔世无双”,师生们的研学实践活动从开元寺开始。这座寺庙见证了泉州古港的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师生们在此处了解开元寺的建造年代、历史成就以及它的相关传说和故事,鉴赏开元寺多元文化遗迹,探究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繁荣经济和文化共存特征。
石砖古道,青瓦红墙。步出开元寺,师生们漫步在泉州的街头巷尾,从象峰巷进入,穿行三朝巷、古榕巷,一路欣赏“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体会“转角不一定会遇到人,但转角可能会遇到神”的浪漫,理解泉州为什么被称为众神之城、宗教博物馆。市井长巷间,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烟火人情,“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城市印记和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风貌逐一呈现,活态传承保护理念更加具象,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油然心头。
时过境迁,曾是赵氏皇族聚集地的南外宗政司遗址,尚存一方保护石碑与宋刻石像静静伫立,默默诉说着岁月的蹉跎。在南外宗政司展陈馆,学校党委书记李伯群引用医学中经络穴位、解剖原理等解读泉州古城的考古挖掘与城市结构布局,娓娓道出各种文物如何印证泉州古城的千年历史。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苏廷玉故居。在这百年总督故居的闽南大厝里,李伯群书记通过文化脉络、经济社会、宗教、建筑、非遗和烟火气六个方面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帮助师生全面立体地了解泉州古城活态保护机制。而后同学们欣赏了南音表演《百鸟归巢》,感受“音乐活化石”的独特韵味,亲自上手体验了南音演奏乐器的“拍板”和“响盏”。观看了一场栩栩如生的《驯猴》木偶戏,繁复奇妙的线工、眼花缭乱的特技,还有那糅合了南音和闽南地方音乐的优雅旋律,让师生频频叫好。
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实践。本次师生实践研学活动让师生们在红砖白石间感知泉州古城前世今生,读懂泉州的文脉赓续,欣赏泉州的古韵新潮,感受传承的强大力量,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等关系的思考,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深化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