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发布(点击查看原文)
初心如磐,笃行不怠。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年。回首2024年,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又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建。踏实勤勉的农职人,用改革促进发展,用创新激发活力,用行动汇聚力量,在建设都市农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征程上留下铿锵的足音。
为了更好地回顾和总结学校重大新闻事件,展示学校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学校启动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得到了全校师生、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经过网络投票和综合评议,最终评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现予以发布。
NO.1
学校党委落实党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部署要求,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人才培养、办学治校全过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的重要论述,围绕“六个聚焦”狠抓各项重点工作,干事创业展现新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党委书记周志成在《北京高等教育》发表《向农而行:传承弘扬“三大基因” 助力首都乡村振兴》文章,全面深入地阐述农职人以红色基因为魂,以农业基因为根,以职教基因为本,扎实办学兴教、潜心育人兴农,战胜一切困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开展党建“双创”工作,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2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建品牌创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NO.2
“风雨不动安如山。”自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工作部署,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强力推进。牢牢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原原本本抓学习、多措并举强机制,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有力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最新精神,在继续深化党纪学习、持续有力推进作风转变、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力固化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扎扎实实干事创业。
NO.3
“生逢盛世,与有荣焉。”置身伟大时代,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各项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成国家“双高”、北京市第二批“特高”项目终期验收。牵头组建4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新增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获批4个新专业,撤销3个专业。大力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思政教育“四走进”模式和“5核”思想引领工程,课程思政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高职课程思政联盟优秀案例奖。作为理事长单位的职教集团、职教学会、农专委平台作用明显,在“新双高”申报、职教改革、质量管理评价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产教融合取得新进展,牵头成立4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入选中国高职50强、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NO.4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五位一体”现代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体系,扎扎实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实现全面跃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3705人跃升至8113人。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居于北京高校前列,用人单位和家长满意度逐年提高,获“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建成面积近千平米的创新创业园。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6项。孟雨晴同学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奖优秀代表,先进事迹在《人民日报》刊登。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收获1金、2银、5铜,取得历史性突破。
NO.5
“强教必先强师。”学校着力锻造师资队伍,加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数字素养水平和综合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成长,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第五轮人事聘任,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师名匠实现新突破,荣获黄炎培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各1人。教师团队在首届北京市职规赛教学赛道和“我心中的花园城市”科普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学校获得优胜杯。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推荐选拔工作,高质量推进“国培”及北京市教学创新团队秘书处工作,组织教师及专业创新团队参加30余个国市两级专题培训。通过引育并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NO.06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学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新农职,服务强国建设;立足京西南,服务乡村振兴;立足大农业,服务美好生活。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链接校地生,适宜业居游”北京农职模式,科技服务能力与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延庆八达岭镇石峡村挂牌成立首家“直属工作站”,在房山新挂牌2家科技小院,在长阳农场挂牌专家工作站,大力开展科技挂职、科技特派员、博士农场、科技小院服务。完成2项专利所有权成功转让,实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零的突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功举办2025北京家庭园艺嘉年华暨兰花进京宣传活动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第二届兰花展,兰花新品种“京”彩亮相,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连续举办“农职大讲堂”讲座,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化科技援藏援蒙援疆,选派5名农业专家赴拉萨开展短期援藏项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西藏尼木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揭牌。成立北京乡村振兴学院,签署京津冀农广校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首都乡村全面振兴。
NO.7
文化的力量是最持久的,学校高度凝练红色基因、农业基因、职教基因,恪守“立德、修业、求知、笃行”校训,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润校,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继承弘扬学校“红色基因、农业基因、职教基因”三大基因,曾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少奇同志之子刘源上将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视察。成立京西南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弘扬三大基因 共谱农职新篇”首届校园文化周,围绕德润农心、智启农创、体健农强、美聚农韵、劳铸农魂,开展文化育人活动172项430场次。《印象耕读》舞台剧入选北京高校校园原创文化培育项目,“耕读文化节”“我为同学做实事”获评全国100个院校学生会精品项目,“诗教中国”大赛绽放光彩,权威媒体聚焦刊登农职故事40余篇,学校荣获“2024年度北京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NO.08
栉风沐雨66载,艰辛奋斗66载,一路走来,农职人手牵手、心连心,以红色基因为魂,以农业基因为根,以职教基因为本,扎实办学兴教、潜心育人兴农,培育了10万余名扎根乡土的“一懂两爱”人才。校友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校友是传承学校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铸就学校成就与声誉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学校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切实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积极搭建校友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平台。加强校友联络工作,书记校长带头走访校友,校友联谊会成功组建,开放活校的网络越织越宽。邀请建校初期老校友回校座谈,宣传报道耕读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农职学子奋发有为、勇担重任。持续引导和协助校友以多种方式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主动将长期积累形成的校友资源优势转化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共创校友与母校互惠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NO.09
恒者远行,思者常新。学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国内外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国内合作交流聚焦首都农林水建设领域,深入推进校地、校政、校校、校企合作,促进存量协议走深走实,积极开拓新领域,全年签订合作协议11份,国内合作交流的朋友圈越交越大。国外合作交流聚焦职教出海战略,注重打造“丝路农匠”培训品牌,扩大国际合作院校5家,增设学校海外技术培训中心1个。建设中法友谊园,组织国际化职教建设标准研讨,联合泰国分院共同申报“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第3次荣获“中泰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12名教师入选农业农村部海外技术援助项目专家,北京占比50%,全国占比1/3,职教出海影响力持续增强。
NO.10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农职人过上幸福生活是学校党委的头等大事;风声雨声读书声,让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农职人的共同心声。一年来,学校师生凝心聚力、锚定目标,团结奋斗。农职人,蛮拼的!大力开展农耕农趣群众性活动,相约美丽校园开展悦享健康行、最美笑脸征集、农耕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农”情满溢“职”愿有你新年联欢会。持续推进绿色学校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获首批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达标校”。筹集资金1500万元,实施教学硬件优化、实验实训室改造、学生公寓修缮等项目,最大限度改善教学、工作和生活条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精心改善餐饮品质。图书馆、校史馆、体育场、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园场馆育人浸润身心,学生社团缤纷多彩。全市“院校满意度”评价综合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三项均列前茅,师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