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承载着希望与憧憬,长春建筑学院师生即将开启新的学习与工作篇章。为从源头上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全方位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教学秩序平稳有序地开展,3月2日下午,由校长任玉珊、党委书记李裕刚分别带队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奢岭校区、高新校区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此次检查覆盖面广,将学生寝室、食堂、实验室、教室及公共区域等纳入其中,力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为新学期的顺利启航筑牢安全根基。
一、巡查教室及公共区域,营造安全学习环境。
教室及公共区域是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日常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状况和设施条件直接影响着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和师生的学习生活体验。检查组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在教学设备运行检查方面,检查组对每一间教室的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进行检查,仔细查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故障隐患。检查中发现部分教室存在灯具不亮、电线老化、墙插开关破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做好详细记录,要求相关部门迅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确保教学设备在新学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为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教室卫生清洁也是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检查组认真查看教室的地面、黑板、讲台、桌椅等区域的清洁情况。大部分教室卫生状况良好,能够为师生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但仍有个别教室存在地面污渍清理不及时、墙面粘贴小广告等现象。检查组要求各学院进一步加强对教室卫生的管理,组织学生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共同维护教室的整洁与美观。
此外,检查组还对课程安排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有序紧凑,符合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对公共区域的卫生、道路、路灯等进行全面查看,确保校区道路、庭院步道平整畅通,无堆存积雪;路灯照明正常,无损坏熄灭;重点检查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塞占用,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消防通道的管理,设置明显标识,确保消防通道时刻保持畅通无阻。
二、细致检查实验重地,筑牢安全防线。
随后,检查小组步入实验室区域。实验室作为学校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关键场所,潜藏着各类安全风险,是此次安全检查的重中之重。
一是对换热实验室设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校领导询问了换热器、泵、管道等设备在实验课时的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和泄漏现象等。
二是检查了给排水实验室管道系统是否存在给排水管道漏水、堵塞等问题。管道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阀门开关灵活,能够正常控制水流。对实验用的水槽、水箱等器具进行检查,无破损、变形等情况,排水顺畅。
三是检查了实验室的电气线路,未发现电线老化、破损、私拉乱接等问题。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标识清晰,漏电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均能正常工作。
四是着重检查了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校领导询问设备的维护周期与安全防护措施,针对部分老化设备,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评估,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新,确保实验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意外。同时,对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防火防爆装置也进行了细致检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三、深入学生寝室,情暖学子日常。
作为莘莘学子在校期间的温馨港湾,寝室的安全与卫生状况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学校领导与检查组深知这一点,将寝室安全列为此次安全检查的核心重点区域。
检查组聚焦用电安全,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每一间寝室的插座、线路展开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仔细查看是否存在线路老化、表皮破损、私拉乱接等潜在安全隐患。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寝室使用了劣质插线板,且充电设备随意摆放在床头附近。检查人员见状,立即现场向学生们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此类危险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如短路引发的熊熊大火,将对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以此警醒学生务必强化用电安全意识,严格规范电器设备的使用。
检查组深入寝室的每一个角落,对地面、床铺、卫生间等区域的清洁程度进行仔细查看。大部分寝室呈现出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的良好状态,彰显出同学们优秀的生活习惯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然而,仍有极少数寝室存在卫生死角未清理的现象。检查人员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耐心指出问题所在,并强调保持寝室良好卫生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营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关键,鼓励同学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寝室的整洁与卫生。
违规电器使用排查同样是此次寝室检查的关键要点。检查组清查学生寝室,叮嘱学生不得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大功率吹风机等违规电器。因其极易导致线路过载,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同学们纷纷表示理解与支持,一定严格遵守学校规定,不触碰违规电器的红线。
与此同时,检查组对寝室的消防设施展开全面检查。重点核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消火栓内的配件是否齐全无损,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阻。嘱咐相关部门务必时刻确保消防设施随时可用,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查,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实战演练、知识讲座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应急逃生能力。
检查过程中,学校领导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关切询问同学们假期的收获、新学期的学习规划,以及在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难。同学们踊跃回应,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假期精彩经历和新学期的宏伟目标,现场氛围温馨融洽,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谊。校领导语重心长地鼓励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类有益的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遇到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
四、聚焦学生食堂,严守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无小事,在校园安全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检查组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来到学生食堂,对食品安全、燃气设备管理、餐具消毒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资质等关键方面展开全面细致的检查。
在食品安全方面,检查组首先深入原材料储存间,仔细查看每一份食材的采购凭证、检验报告,以及食材的储存条件是否达标。反复强调食堂必须严格把控食材采购源头,确保所有食材均来自正规可靠的渠道,具备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坚决将三无产品和过期变质食材拒之门外。同时,要严格按照食品储存要求,对食材进行分类存放,保持储存间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防止食材受潮、霉变,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着重检查了食品加工区,现场全程监督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仔细查看每一个环节是否符合规范,检查组对食堂规范的食品加工操作给予充分肯定,并着重强调要持之以恒,确保每一道菜品都能达到安全、营养、美味的标准。
燃气设备管理关乎食堂的安全运营,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检查人员对燃气阀门、管道、报警器等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排查阀门是否存在泄漏风险,管道是否老化破损,报警器是否正常运行。反复叮嘱食堂工作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检,严格遵守燃气设备使用规范,做到警钟长鸣,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专业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餐具消毒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容忽视。检查组查看食堂的餐具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消毒记录是否完整详实。食堂采用高温消毒和化学消毒相结合的科学方式,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详细的消毒记录。检查人员随机抽检部分餐具的清洁度,确保餐具消毒效果完全符合卫生标准。校领导着重强调,餐具消毒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马虎,要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放心使用的用餐器具。
在从业人员健康资质检查方面,检查小组逐一认真查看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证,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同时,亲切询问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深入了解食堂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要求食堂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坚决杜绝传染病人员参与食品加工,从人员层面保障食品安全。
本次新学期开学校园安全检查工作全面、深入、细致。通过此次检查,及时发现并高效解决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为新学期的顺利开学和正常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检查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指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学校领导与师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互动,充分倾听师生的需求和意见,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的深切关怀和爱护。
然而,校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本次检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师生的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部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应急演练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安全教育机制,使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二是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校园安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建立健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学校将以此次校园安全检查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优化校园环境,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