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余莎带队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老师及永福校区2024级学生代表前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开展“文化赋能促发展,思想引领共奋进”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政课暨“百年黄花岗,民族觉醒篇——走近课本里的英烈”实践研学。研学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要形式进行了体验式学习、专题报告学习、仪式感学习以及学习体会分享,并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授牌。
活动伊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宣讲员带领师生参观“浩气长存”牌坊、默桥、纪功坊、觉民路等,体验黄花岗学堂“百年黄花岗 民族觉醒篇——走近课本里的英烈”,了解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感受青年革命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随后,学校党委书记余莎代表师生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敬献花篮,学生代表和教师列队肃立于七十二烈士墓前,默哀致敬,向革命先烈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紧接着,学生代表重温入团誓词,通过宣誓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精神力量,强化服务医学建设、奉献社会的意识。
体验式学习后,学校党委书记余莎与广州市黄花岗公园主任朱剑鸿共同为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授牌,双方表示今后将在红色研学、行走的思政课、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加深合作共建。
接着余莎书记以“寻先烈足迹,续红色血脉,担医者使命”为主题讲授“思政第一课”,结合学校2025年度主题词“赋智•赋能•赋值”,对学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赋智数字化转型,砥砺奋斗。一方面医学生要认真学好扎实的医学基础,主动掌握AI工具,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要深耕临床核心能力,避免技术依赖,利用好高科技为医学赋能。二是赋能红色精神力,强基固本。医学生要学习革命时期英雄先烈的奉献精神,传承先辈爱国勇为的担当精神,不断修身立德,打牢精神根基,增强服务国家健康事业的责任感。三是赋值健康服务力,服务社会。新时代的医学生,不仅要培养服务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多元化路径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还要塑造“仁心仁术”的职业品格,让医学真正回归“服务人的医学”,为未来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医者奠定基石。
专题宣讲完成后,学生代表在红棉舞台积极踊跃地分享自己参观学习后的感受。24级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1班张宇航表示,他对余莎书记所讲的“因时代而兴,为人民而兴,担当医者使命”深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的广卫学子,应学会转变以文化赋能促进发展,将大医精诚的医术与红色血脉同频共振。24级医学影像2班周婷婷谈到,“仰望‘浩气长存’的碑刻让我深切感受到百年前的青年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用专业能力扛起责任、以平凡坚守铸就不凡”。24级视觉训练与康复2班曹子莹说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应该传承先辈遗志,用奋斗青春接续完成革命先烈的爱国理想”。
此次思政第一课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形式,走进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将红色资源融入实践教学,深化了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功能和育人效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楫笃行,挺膺担当,以青春为笔,以梦想为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报国答卷。(作者:张霞菲、王竹青、陈雅雯、黄燕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