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坐落在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古都南京,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建制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理念】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城市化现代产业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创业为导向,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育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高等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专业特色求发展,努力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深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
【办学规模】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占地500多亩,建有新街口和溧水两个校区,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平台。下设康养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数字文创学院、数字财商学院4个二级学院及思政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个直属教学单位。开设艺术设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等29个专业,专业设置覆盖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艺术、公共管理与服务、新闻传播九个大类。校本部全日制专科在校生7310人。
【办学质量】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所属专业5个,南京市高水平专业群所属专业14个。2023年学校被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评为“突出贡献单位”。挂牌有工信部首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基地、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省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市公共职业体验中心、市托育服务实训基地、“南京工匠学院”“南京市网络安全实训基地”等96个校内实训实践场所。先后与政府、金融管理、IT行业、旅游服务行业等单位合作,建成了近16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在用校企合作企业76个。学校纸质图书馆藏43.5万册,电子图书12.6万册,建有国内领先的在线学习资源库。
职业技能竞赛方面。2023年学校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7项、三等奖16项,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职教主赛道获得三等奖4项,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红色专项”参赛项目荣获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具备高级职称者154人,博士8人,其中南京市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1人。学校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长期聘请一批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就业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将稳就业、促就业纳入年度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办任务。截至2023年12月,我校2023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人才培养质量广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学校在省教育厅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中评为 A 等。麦可思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年度月收入平均值为5127元,毕业生82.52%选择在江苏就业,江苏就业毕业生中73.76%在南京就业。留苏留宁是学校毕业生主要就业选择,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社会声誉】学校连续多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文明单位”“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南京市教育新闻奖”“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等光荣称号,涌现出一批“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师德标兵”“南京市优秀团干部”“南京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科教卫体系统“最美女职工”等先进人物。2023年,我校陈社育教授团队结构化小组面试技术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国海关系统公务员录用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校教育教学成果被省市级以上媒体报道100余次,获央视《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节目连续2次报道。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我校近三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值分别为96.84%和95%,明显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均值92.3%和92%。
【发展愿景】“十四五”时期,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将以服务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宗旨,坚持“两翼齐飞、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活力、促进整体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办学和服务两大功能,大力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质量再提高,持续推进特色办校、实力强校、项目育校、服务兴校,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新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