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研究生培养体系
据了解,自恢复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制度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1984年全国仅招收研究生2.3万人,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达到49.5万人,研究生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从教学研究型走向应用型。
“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破冰,不仅扩大了民办高校的办学空间,也将推进这些高校从单纯规模发展向规模、质量并举的转变。” 张丽说,少数有理想的民办高校将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直接和公立大学展开竞争。
在采访中,胡保利也表示,民办高校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将给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变化,并对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是民办高校的事情,也将对现有的研究生管理体制产生巨大压力。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数量已经近700所,在校生数也已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19.4%。随着规模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民办高等学校对提升办学层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胡保利认为,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破冰,更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在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之间合理流动,有利于进一步打破“铁饭碗”的思维,让高校真正变成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创造的地方。公立学校为了应对私立高校的竞争,也将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民办高校办研究生教育,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扩大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弥补公办高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不足,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提高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胡保利说。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面临新挑战
不久前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中,在籍研究生已经达到153.84万人,毕业研究生38.36万人,规模的持续扩大伴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也引起社会关注,不少舆论开始呼吁停止扩大研招的步伐,重视质量建设。在此现实下,民办高校加入研究生培养队伍,远不像当初他们办本科教育那么简单。
“目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大环境中,民办高校举办研究生教育,必定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胡保利说,尤其很多民办高校本科教育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举办研究生教育,急需通过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来证明自己。
然而在这方面,民办高校能不能“稳住心神”,还是一个问题。
在张丽看来,我国目前公办高校中,很多大学存在着脱离科研和教学定位,将主要精力用于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的不正常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在民办高校,导致很多学校走上追求高学历层次之路,将会给民办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使本来就比较单薄的本科教育将更加薄弱,而研究生教育也将最终失去生长的根基。”她说,民办高校试水研究生的培养,必须经受住追逐学历层次转变到提升办学质量的挑战。
此外,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在增加专业硕士数量,减少学术型硕士培养。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到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之比将达到1:1。然而很多专家认为,专业硕士教育迅猛发展衍生出了很多问题。例如,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除了学制变化、学费变化、地位变化和名称变化外,几乎没有其他不同,有的名校还招不满专业硕士,由此引发“花钱买硕士”、“注水硕士”的质疑,由于一般认为,民办高校的招生将多以专业硕士为主,因此这一挑战将格外沉重。
对此,有专家表示,与国外民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成熟程度还有很大距离,其拓展研究生教育的步伐还不能太快,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督查和评估。“但无论如何,民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已经破冰,这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胡保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