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及项目简介
项目申报单位重庆激光快速原形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RP中心)是在重庆市科委的大力推动下,由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控股、重庆市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重庆机电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参股组建,提供产品创新服务的科技型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中心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2001年底已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管理体系质量认证,获质量认证证书,并被重庆市科委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中心于2002年底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心利用各组成单位的优势,聚集了大学和科研院所数十位教授、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专职人员33人、兼职人员50人,其中海外归国的博士后3人、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17人,工程技术人员占90%,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占80%,能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中心拥有高性能CNC两台,快速成型系统三套,ATOS流动式三维光学扫描仪一套,单臂三维测量划线机一台,以及Ideas、Surfacer、UG、Catia、Magics等三维设计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十余台套。此外,中心下设了3个分中心,利用中心各组成单位的投资构建了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可直接使用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传动实验室、分散网络化实验室、物体断层扫描分析ICT实验室等大批在西南地区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实验室的各种重要科研设备,可使用的设备、仪器、软件价值数千万元。在重庆市科委的组织推动下,2007年中心正式进驻重庆市应用技术研究院,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心的科研、生产及办公场所面积近2000平米,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为中心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心自创建以来,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滚动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模式,以服务重庆及西南地区汽车、摩托车支柱产业为重点,形成了区域产品创新公众服务平台的基本构架,技术服务覆盖10多个省市,为5000多家企业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技术创新服务,领域涉及到机械制造、汽车、钢铁、仪表、家电等20多个行业。中心与重庆长安、长安福特、嘉陵、江津增压器厂、前卫仪表厂、贵航集团、成都航天等几十家重点企业有着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中心的服务,为企业节约了研发费用几千万元,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十亿元。中心已逐步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专业的、系统的制造业新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中心的发展得到国家科技部、重庆市政府,市科委,市财政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科技部万钢部长、原重庆市委书记汪洋、重庆市长王鸿举曾视察RP中心,市委邢元敏副书记,市政府吴家农副市长、童小平副市长,市人大、市政协领导曾考察中心工作,科技部以及高新司相关处室领导多次到中心具体指导工作,市科委及相关处室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中心已完成了包括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新产品数字化开发公众技术服务平台”在内的省、部级科技项目十余项,均验收合格。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于2003年4月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本项目的建设旨为重庆市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区域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建立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的新技术应用推广服务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在于通过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整合区域有限的创新资源,形成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探索一条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途径。
通过本项目实施,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产品创新公众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完善上游新产品数字化开发服务能力,新增三维检测软件以及高性能工作站网络设备数台;完善下游金属样件、金属模具快速制造能力,具有3套快速成型系统,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由创意到小批量投产的快速开发制造的全套解决方案,使新产品开发的周期缩短、费用降低,提高了新开发的产品质量。同时,通过中心这一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推广,可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向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