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文华 园林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
实习坐标:北京集约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王文华的实习职务是设计师助理,主要工作是帮助设计师完成工作,包括量房、绘图、约见客户、签订合同等。在这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她虽然对业务不太熟悉,但是公司的同事们都会在工作中给予自己很多指导。通过实习,她意识到从大学校园到真正步入社会,确实需要一个身份转换的过程,而实习有效地帮助她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人物:张宇虹 园林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实习坐标:北京亚瑞林规划设计咨询公司
张宇虹在实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实践操作少,从而导致工作经验不足。“如果没有这次实习,我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如果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肯定会走弯路的。”实习工作在提高她的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帮助作用。
人物:魏富军 园林学院 林学专业
实习坐标:北京市园林科研所花卉繁殖基地
魏富军的主要工作是立体花坛制作、五色草的养护与管理等。实习的4个月,他学会了很多。比如如何将自己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结合起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等。他还学会了与员工之间的配合,团队之间的合作。魏富军相信,这次实习工作会为以后的正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物:赵依彤 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专业
实习坐标:柳芳朗棋意景景观设计公司
赵依彤在柳芳朗棋意景景观设计公司实习了1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还是有很多收获。比如进一步学习和熟悉了在学校学过的软件,如ps,autoCAD等;了解了项目开始进行前应该查阅哪些资料。她说,自己在实习后增加了社会经验,磨练了意志。他相信实习一年后,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更大的帮助,在接到项目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人物:孙玉楠 园林学院 园林专业
实习坐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孙玉楠在实习期间就与设计师一起提出很多设计思路并且参与了制作,此外还学习了SKP、PS、LUM、犀牛等软件的操作,还会以效果图形式呈献给甲方。他说,每次遇到困难和问题,都要多问,多学,慢慢就熟能生巧了。“在实习的这段期间,我体会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感悟到了人要有目标、有计划,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向前冲。”公司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以后的工作铺下了重要的基石。
人物:刘敏 食品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实习坐标: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刘敏主要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工作,学习使用高端的实验仪器,配置不同种类的营养基,并分布完成灭菌、分装、倒板、提取DNA等一系列工作。谈到实习收获,她说:“在工作中理解理论知识,感觉很不一样,将枯燥的白纸黑字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本事,这为今后正式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人物:王文娟 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习坐标: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王文娟坦言,刚实习时,处理较复杂文件时一头雾水,首先是难以理解测试员的描述,其次是不知如何修改,经过向老员工的多次请教、与同事一起努力,,终于寻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也敏捷了许多。对于不善于交际的王文娟来说,实习给予了她更多与同事交流的机会。王文娟说:“事情做完是工作要求,但事情做好是敬业心态。此次的实习,为我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使我更加了解了数据集成与测试这个行业。”
人物:张雨山 文法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坐标:博阳社会工作事务所
张雨山说初入实习岗位难免一点头绪也没有,无从下手,但经过负责人的耐心讲解,不时的沟通,使自己更快的适应实习工作,重拾信心。她也表示,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学会了更好地处理事情,遇事更加理性,加强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为自己以后真正步入职场奠定了基础。
人物:薛梦蕾 文法学院 法学系
实习坐标:厚坤律师事务所
薛梦蕾主要负责整理案卷、交接文件等工作。在此期间他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使得有些工作无法独自完成。他说,通过这次实习他感受到,工作中更多的需要经验的积累,因此在今后的实习中会多和前辈交流学习。
人物:林乐天文法学院 法学系
实习坐标:厚坤律师事务所
林乐天主要负责案卷归档、交接文书等工作。他表示,在校读书和工作有很大的区别,此次实习使他更好地了解了办案过程,更适应了法律工作。这使他的实习之路更加顺畅,也为他以后的就业提供了很多经验。
人物:高晔伟 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坐标:北京博爱医院中国残疾人康复中心
高晔伟主要负责的工作是面对残疾人朋友的计算机培训,旨在让他们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去生活。实习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是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很难在短时期内与残疾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面对这个问题,校内老师给予他实际的解决方法,工作上的负责人也给予他鼓励。他表示此次的实习丰富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为自己之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物:刘修影 城乡发展学院 会展专业
实习坐标:正阳新势公关有限公司
在实习过程中,她认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与同事、领导还是客户之间,都需要很好的沟通。“当然在工作中要向老员工学习工作的技巧才能更好的进入到工作中。”她认为学校的“3+1制度”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能让学生更快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人物:谷鑫蕊 城乡发展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实习坐标:励展博兰集团
“学校的“3+1”制度为我们走向社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采访中谷鑫蕊同学说,她这次实习主要是负责上海国际童书展的特邀买家邀请工作,以及展前展中展后的各项工作。谷鑫蕊说,这次实习为她今后步入社会起到铺垫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前获得一些工作经验。例如在与同事的合作中,遇到策划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就多次进行沟通,最终达成一致。她说:“通过这阶段的学习,我学习到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工作相结合,也学到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非常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
人物:王琰美 城乡发展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实习坐标: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1”制度会让你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潜力,对未来的职业前景规划也非常有帮助。”王琰美说。王琰美在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习,主要负责机要室工作。因为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这种工作,所以刚开始的她有些不适应,偶尔出现发错文件,不会写材料等问题。但是王琰美没有气馁,几次主动请别人帮忙改写,去各科室学习。她说:“大学实习,不要怕犯错,这个时候犯错代价比未来真正走入社会要轻很多。”也正是因为她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她很快适应了实习中的工作。提前进入社会实习,让王琰美提前获得了一些社会工作经验,她认为这样会让她提前适应社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实习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去尝试,在错误中总结经验,也可以弄清自己想要什么,对未来计划也会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