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概况
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3月经西安石油大学批准立项。2007年1月,获准立项建设“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8月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估通过验收。本实验室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油气成藏研究为特色的实验室,也是国内设立较早的油气成藏地质学方面的实验室。
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现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条件,包括流体包裹体测温、油气评价工作站、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X衍射结构分析(定性、定量)、矿物晶胞参数测定、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薄片粒度(图像分析)、阴极发光显微镜鉴定、荧光薄片鉴定等综合实验项目。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一支年富力强、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科研队伍,并初步形成了梯队结构比较合理、科研实力较强、相对稳定的3个科研团队。实验室现有46人中,具有教授职称的10人,副教授9人,讲师27人。实验室队伍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
二、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油气勘探特别是中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勘探中亟需解决的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结合我校已有研究基础和研究特长,确定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
1、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主要研究对象为中西部复杂盆地,包括古老海相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等;研究内容包括成藏条件、成藏机理、成藏规律、资源评价、分布预测及勘探评价选区。
2、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主要研究对象为致密砂岩油气、致密碳酸盐油气、页岩油气等;研究内容包括成藏条件、成藏机理、成藏规律、资源评价、分布预测及勘探评价选区。
3、油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对象为复杂叠合盆地及非常规油气的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方法与技术,包括地震评价方法与技术、测井评价方法与技术及地球物理综合评价方法与技术。
三、研究特色成果
本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和油田企业委托研究项目,逐步形成了两大特色和优势。
1、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技术
随着国内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点已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大型盆地多为典型的复杂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多期运聚成藏、多期调整改造的复杂演化历史。本实验室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在以塔里木盆地为代表的中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多期成藏、晚期调整”成藏年代学认识、“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成藏规律认识、幕式成藏理论、“前陆盆地优质区域盖层下隐伏断裂带附近油气最为富集”和“陕北地区油气补偿成藏”等一系列新认识,对中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技术
非常规油气是世界油气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已成为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本实验室在国内较早开展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方面的研究,包括致密油气、煤层气和页岩气研究,且已在致密油气和煤层气领域形成了获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在致密油气成藏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大量的以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的致密砂岩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研究项目,初步形成了致密砂岩油气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方法,提出了“准连续型油气藏”、“补偿成藏”等成藏新认识及理论。在煤层气领域,提出了中国煤层气盆地划分及含煤层气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序列划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