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平顶山市天气持续良好,网络上频现河南城建学院师生拍摄的“城建蓝天”、“城建晚霞”图片。这些天高云淡、碧空如洗、火烧云的美景,反映了河南城建学院师生团结奋斗、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2017年持续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17年年底,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00天以上。这对平顶山这座因煤而兴、因煤而污的资源型城市来讲,难度不小。近段时间以来,为配合平顶山市的蓝天行动计划,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学校上下做出了不懈努力。正如河南城建学院党委书记张惠贞说,防治大气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我们要同全市人民一道积极投入到防治大气污染这场攻坚仗中来。
食堂的油烟不见了
学校目前共有三座大型学生食堂。一食堂、二食堂是在学校建设初期,引入社会资金投资举办的,建设较早,设施陈旧。为了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提供就餐体验,学校投资兴建了三食堂,回购了二食堂,配备了现代设施,引入了专业经营管理团队,提升了学校的餐饮服务水平。但是,与一食堂的洽谈回购一直没有成功,一食堂的改造升级也一直没能进行。此次,在全市防治大气污染的大环境下,学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对一食堂坚决实施了关停整顿措施,要求一食堂业主按照无油烟标准,改造通风净化系统,改善食堂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在学校和新城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一食堂业主在12小时内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并经过验收合格恢复了营业。
校园的环境靓丽了
学校人员比较集中,每天的垃圾量很大,新城区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处理任务。导致学校的垃圾经常不能及时清运,堆积在校园垃圾池里,严重影响校园环境。加之长期以来,学校物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一直采用翻斗拖拉机清运垃圾。近期,学校利用防治大气污染的有利时机,积极向新城区管委会反映情况,请求支持,争取到两辆具有压缩功能的大型垃圾清运车,妥善解决了垃圾不能及时清运的问题,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同时,为了避免垃圾存储造成二次污染,经过几天不间断工作,全校所有的固定垃圾池全部拆除,一律用小容量的垃圾桶和果皮箱取代,并要求物业公司及时清理垃圾、清洗垃圾箱、维护周边环境,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摩托车的刺耳声消失了
校园地形坡度较大,很多人在校内利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摩托车在校园里飞驰,不仅发出刺耳的噪音,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校园周边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很大。师生对此意见很大。此次防治大气污染行动中,学校将此问题一并考虑在内,向新城区政府作了汇报,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加强校园车辆管理,严禁外来无关车辆进入校园,严禁外部摩托车驶入校园,严禁教学区域停放车辆。校党委书记张惠贞、校长王召东等校领导带头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坚持走路上下班。如今,校园里走路上下班的老师越来越多了,2号教学楼到9号教学楼同心路上停放的汽车不见了,摩托车刺耳的声音也消失了。
空中的扬尘变少了
自去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来,市政府大力支持河南城建学院环境整治工作,专门为河南城建学院配备了多功能喷雾抑尘车,每天连续不间断的在校园里喷雾洒水降尘。学校也投入近千万元完善校园绿化工程,对校内所有维修工地的裸露土采取防尘网、草皮等方式加以覆盖,并要求维修工地即挖即填即覆盖,努力降低粉尘污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