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鸟渐长成,雄鹰搏长空。7月1日,学院新疆农业农村工作专业培养班112名学员顺利完成两年的学业,带着深厚的民族情谊和殷切期盼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回首充满欢笑、汗水,收获累累硕果的培养班生活,学员们心中满是深深的感恩之情,在生物机电职院感受的浓浓关爱将永留他们心间,激励他们立足基层,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先进理念反哺家乡,建设美好新疆!
各方关爱助雏鹰展翅
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工作是对口援疆工作中重要的“造血工程”。我院作为湖南省承接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院校之一,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两年来,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庄超,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陈雪楚,共青团新疆区委副书记朱钢,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黄其萍、总农艺师刘年喜多次过问,省人社厅副厅长牙生.阿不都热依木、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玉买尔、长沙市政法委副书记程显杰、吐鲁番地区组织部部长冯志亮亲自来院指导视察工作,院长楚琼湘亲自主持专题会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及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2011年7月,从接到培养任务到新疆学员入校仅仅只有35多天时间,学院在无宿舍、无清真食堂、无教室、无培养教师、无现成教材和经验的情况下,举全院之力,努力创造一个最好的培养环境:原院党委书记王宇、院长楚琼湘亲自坐镇指挥,确保人员到位、组织到位、经费到位;亲自为新建清真食堂选址,为学员住宿组织在校生腾房35间;副院长刘晓魁、援疆办主任何跃飞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全院师生同心协力,支持培养相关建设,35天里,一座符合新疆民族风俗习惯的清真餐厅拔地而起,35天,设备齐全、舒适实用的学员公寓装修改造完毕;35天,老师、教材、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全部准备就绪。9月20日,当学员们抵达学院,住进宽敞明亮的宿舍,吃到地道的清真餐,看到空调、电视、洗衣机、铺盖、台灯、热水壶、毛巾、餐巾纸、餐具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甚至连指甲剪这样的生活小件都精心配备时,温暖满满洋溢在他们的心中。新疆班领队王振梅感慨地说:“和其他对口援疆学院相比,生物机电职院为我们创造的培养条件是最好的,学院的领导也是最重视的,这使我们特别感动。”
为了让学员安心学习,学院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扎实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给予学员们亲人般的贴心关爱。院长楚琼湘等领导亲临火车站迎接学员,学员寒暑假返校,新疆办的老师们从来都是亲自到火车站迎来送往,有时火车晚点一等就是3、4个小时,睡眠不足也是常事。培养期间,院领导经常到新疆班宿舍、教室、食堂走走看看,每逢节假日都亲自参加学员活动,看望带队干部和学员;食堂管理人员坚持把好采购关,倾听伙管会意见,配合维族厨师,保证学员吃上可口的饭菜,节假日还有加餐、会餐,改善伙食;学员身体不适时,学院工作人员亲自陪护去医院看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组织学员红色之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阔了学员视野,缓解了学员们的学习压力和思乡之情。学员哈力克.苏莱曼说:“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到,他们把我们当成家人,我们也把领导和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我们一定要把长沙人民对吐鲁番人民的这片真情厚意带回家乡,把这份关爱化作建设家乡的力量。”
风雨锤炼让雄鹰高飞
此次的培养任务不同于普通的岗前培训,也不同于单纯少数民族学习交流,它培养的是扎根新疆基层、服务新疆基层的骨干人才,关系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祖国的长治久安。为保证培养效果,学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思政教育,强化“四个认同”;坚持教学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坚持科学管理,促进规范教学;坚持从严治班,确保安全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两年来,学员们在伟人故里、橘子洲头、岳麓山、岳阳楼、张家界贺龙公园之巅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外出参观社区、考察乡镇、顶岗实习中,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提升动手能力。组织推进的“专题”活动:与管理系开展的普通话“一对一”友谊互助项目;启动新疆班与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参与东湖街道滨湖社区举办的“魅力东湖、情暖民心”月月演活动、新疆学员参与东湖街道举办的“校园文化进社区”优秀节目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感恩为先”等系列主题活动、选派入党积极分子哈力旦·彼大依、热比娅·买买提在升旗仪式中进行过旗下讲话、开展“六个一”活动:安排学员唱汉语歌、定期组织朗读散文或诗歌、学习成语、写周记、书法练习。专题活动加强了与街道群众、在校生之间的友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
在援疆办主任何跃飞、援疆办领队王振梅等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克服远离家乡、水土不服等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经过两年的积累沉淀,学员们“四个认同”进一步坚定,专业知识进一步牢固,汉语口语、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强。
院长楚琼湘表示,正是有了领导的重视、部门的支持,培养工作才有保证;依靠优雅的环境、一流的设施,培养工作才有基础;给予诚挚的关爱、细心的呵护,培养工作就有情感;通过丰富的活动、灵活的形式,培养工作颇具创新;凭借优质的师资、科学的安排,培养工作卓有成效。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全心付出,我院的培养工作得到了湖南省人社厅、湖南省农业厅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湖南经视、新疆日报社、吐鲁番日报社、新疆经济报社等媒体对我院新疆培养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特别是去年十月份的新疆日报全面深入报道了我院新疆班培养工作, 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火热的7月,新疆班学员们与我们依依惜别,荣归故里。昔日的雏鸟已成为能搏击长空的雄鹰,学员们期盼把在学院学到的先进理念带回家乡,施展拳脚,以实际行动报答母校培养、回报党和国家的期望,我们祝愿他们前程似锦,在未来的岗位上释放能量,在新的人生旅程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