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建和谐文化 育创新人才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建和谐文化 育创新人才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繁荣的文化;一个学院的发展,缺少不了特色文化的支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领导班子深谙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多年来,辽宁工大机械人坚持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行为文化培养人,不断丰富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积极探索学院文化建设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和谐学院文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

以精神文化为统领,构筑和谐学院文化

精神文化拥有润物于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经过几代机械人的不懈追求和奋斗,机械学院形成了“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立德树人,精益求精”的教风以及“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风。这既是学院文化的特色所在,也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这得益于机械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公正、廉洁,想事、干事,不与群众争名争利,始终把广大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才培养作为己任,为构筑和谐的学院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从建章立制入手,完善学院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建立并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凡涉及教职工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职工考核、奖惩、评优;学生奖贷困补、学生党员发展,研究生推免等,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凡学院重大事项,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征求基层意见,民主讨论,科学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二级教代会制度,每年坚持召开教职工大会,由院长代表学院作工作报告并向全院教职工公布学院经费收支情况,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师德考评办法》,强化师德教育,严格师德考评,树立师德典范。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在其攻读学位、外出进修、提高业务能力等方面制定鼓励、支持政策。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教职工业绩考核办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日特殊活动为载体,搭建学院文化建设平台。学院为各系、部、中心配备了乒乓球台,每年举办一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谊。此外,广大教职工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在校田径运动会上赢得了教工男女团体五连冠,展现了学院教职工的竞技水平,体现了学院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连年举办教职工迎新联欢会,增进教职工的了解。每逢教师过生日,学院都会为他们定制蛋糕,送上祝福。“三八”节举办女职工活动,为女职工上安康保险。关心职工生活,慰问生病住院的教职工,解决他们的疾苦与困难。

再次,以人为本,完善硬件设施,夯实学院文化建设基础。学院的活动场所和教学设施是学院文化建设的“硬件”,属于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没有完善的“硬件”系统,学院文化建设就没有依托。学院文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5年7月机械学院搬迁至玉龙校园,在整体规划中充分考虑学院文化建设。各教研室宽敞明亮,人均面积达到7平方米,为教师备课、科研创造了条件;建立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开展学术研讨、大型活动、对外交流及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了场所;开辟了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室,为开展党建活动及文体活动搭建了平台;设立了学生办事大厅,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办公楼走廊内设置宣传板,实时介绍学院在党建工作、教学研究、科技学术、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在学生工作部和团委门前走廊开辟了学生休息区,摆放了长条桌椅,供学生使用;在办公楼大厅摆放了楼层办公导视牌,方便外来人员及学生办事;制作了学院简介、组织机构图悬挂在办公楼大厅两侧,介绍学院基本情况;将校风、院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制成展板,悬挂在办公楼显著位置;制作了办公室、教研室、实验室门牌,统一标识,整齐划一;各教研室重新制作了规章制度,统一制式,悬挂上墙;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温馨宜人;档案管理制式规范,年鉴编纂日臻完善。

所有这一切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彰显了和谐学院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以和谐学院文化为保障,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教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机械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学习与运用知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学院结合学生成长与教育教学规律,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创新科学教育教学手段,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引入课堂,训练学生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由专家教授牵头组建核心课教学团队,并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及辽宁省部分高校联合推出30多本立体化教材,同时在大三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利用新媒体、机械学子在线、机械微信平台开辟“互联网+课堂”新形式,让学生在共享互联网精品课程同时,成为慕课的主讲教师。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联合企业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采取3+1+2的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三年,根据行业发展在企业实践一年,研究生再学习二年。同时每年组织大二、大三学生近千名学生,利用暑假工作学期,奔赴如华晨宝马、长春一汽、三一重装等300多家企业,开展以一定的实践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结合岗位工作,完成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任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教育。

二是强化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的理念,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推进学生科技学术活动,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营造出来人人创新的浓厚氛围。学院设有大学生科技爱好者协会等10余个学生社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国家、省创新创业大赛28项,并成功承办了“第一届液压技术与矿山装备国际会议”和“辽宁生首届研究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科技创新与创业的指导老师,并开展科技作品制作、展示、宣讲等活动。近年来,学院先后在各类各级大赛中获奖百余项,其中荣获一等奖40余项;学生每年获批国家专利近20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机电08-2班孙捷夫同学和机电10-2班宋小龙同学分获第七届和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学术特长的学生可享受免试推荐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此外,学院与各公司、企业合作设立了“维乐大学生创新基金”、“五洲御景园奖学金”、“博爱奖学金”、“塞姆奖•助学金”等各类奖学金,每年达30多万元,为学习成绩优秀和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大力支持。

“十大科技学术标兵”颁奖晚会

三是注重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育。学院邀请校内外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系列专业、人文讲座、科普讲座等,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院的和谐文化建设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表彰:院党委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先进党总支、阜新市先进党委、阜新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学院被阜新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被阜新市总工会授予“十五建功立业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并颁发五一劳动奖状;学院工会被评为阜新市模范职工小家;学院学生工作连续8年被学校评为A级达标单位、优良学风建设先进单位;工业设计99-1班获全国先进班集体、机械02-3班荣获辽宁省先进班集体标兵;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评为“辽宁省名师”、1人被评为“辽宁省辅导员名师”;有百余名毕业生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3名毕业生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党员”荣誉称号;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考取清华、上海交大等全国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十年达到100%,签约率95%以上,很多毕业生受到全国500强企业的青睐;春风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团中央“全国百强社团”、辽宁省优秀社团,阜新市委、市政府授予“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