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的主平台之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开发区内唯一高校。学校真正实现从入驻开发区到融入开发区、从对接产业到服务产业还有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近几年,学校努力探索形成以“产教融合机制化、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为特征的深化产教融合“三化”新模式,探索了开发区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成果获2017年北京市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教学成果特等奖,“三化”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服务开发区经济的新范式。
建“四平台”制度体系 产教融合机制化
学校理事会作为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各类对口工作协议38份。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作为产教对接平台,81家单位开展校企合作,55家企业参建兼职教师工作站。共建中试技术服务中心等14个校企联合体,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区就校企合作、实习培训补贴、就业奖励等出台支持措施,形成政策支持平台。
建“四对接”育人体系 人才供给精准化
围绕产业设置专业,专业对接产业。学校六个专业群与开发区六大产业集群相契合。针对生产特点设计教学模式,育人对接用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试验班占比超40%。按照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学业对接就业。开展职教分级制改革,构建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实战培育职业文化,实践对接生产。230个实训基地及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强化能力梯次递进,培养工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