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学校“三个三”发展战略部署,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长春建筑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处推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工作坊。活动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轮流承办的形式,着力打造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共同体。首期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处举办。
近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处举办“AI驱动课程创新与智慧教学实践工作坊”,特邀超星集团培训师团队主讲,全校各院系60余名教师参与学习研讨。
本次工作坊聚焦AI+教育三大创新路径——课程知识图谱重构、AI工作台功能矩阵构建、全场景教学平台融合,通过理论讲解、平台演示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解析智慧教学创新体系。
1.知识图谱:重构课程新生态
高歌首先展示了基于AI的课程知识图谱构建路径。通过将传统课程内容解构为颗粒化知识点重新整合,智能标记知识关联,实现跨学科知识融通。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学科模块-核心定律-微观机理三层级图谱,将碎片化知识串联为立体化认知体系,助力学生突破专业壁垒建立系统思维。
2.AI工作台:教学全流程智能化
高歌深度解析AI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实践路径,系统阐释了集成DeepSeek技术的AI工作台如何重构教学全场景。通过课程AI助手八大核心功能矩阵——智能出题、智能批阅、智能教案、智能答疑、视频理解、多语言翻译、资源推荐及数据分析,构建课程专属的智能化教学体系。现场演示“AI助教实时辅助教学”场景,展现了AI技术在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显著优势。
3.智慧教改:技术赋能教学新生态
王昱介绍了“平台+工具+引擎”的智能教学操作系统。通过超星教学平台串联课前知识推送、课中实时反馈及课后个性辅导全流程,结合移动端签到、弹幕互动与教室端大屏可视化,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教学新生态。她在超星教学平台上进行了实操演示,展现了AI助教与知识图谱的动态耦合,解决了传统教学数据割裂、反馈滞后等核心痛点,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系统性技术支撑。
在现场演练环节,参训教师围绕知识图谱构建、AI工作台操作及智能教学平台应用等核心议题,与超星团队进行实操交流,通过互动学习,有效强化了教师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此次工作坊有力推动了学校智慧教学创新实践的系统性发展。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AI赋能教学培训,打造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借助技术赋能推动课堂革命,为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新时代教师队伍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