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7月由甘肃省科技厅正式批准建立,是在原西北师范大学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实验室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融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环境、生物等多学科,联合金川公司镍钴研究院建立的具有学科交叉、团结合作、进取创新的特色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现任主任由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担任,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拥有各类科研专用仪器320余件/台,其中大型科研专用仪器设备70余台,价值约1800万元。
重点实验室立足于甘肃省的资源优势,瞄准环境、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主要从事基础电化学和功能材料电化学研究,环境污染物检测与综合利用研究,复杂样品分离科学与技术研究和生物/化学传感器研究,研究成果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多学科组织,由4个研究室组成。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 讲师4人。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占固定人员总数的92%,其中13人具有国外访学或博士后科研经历。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平均年龄38周岁,已形成了一批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人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队伍,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实力。
实验室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3项,科研经费累计180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30篇, 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520余篇。影响因子3.0以上78篇,占全校总数71%,出版专著10余部;申请专利81项,其中授权20项,公开32项,申请并授权应用于SECM数据处理应用软件著作权1项;通过科技鉴定26项,成果转让10项,累计经济效益1500万元;科研成果获奖87项。
实验室在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也注重人才的培养,现有1名老师在世界著名的A.J. Bard电化学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有1人在日本Hokkaido大学Uosaki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培养的研究生分别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长庆油田研究中心、河南省检验检疫局、兰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金川公司镍钴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及研究单位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实验室近年来在电化学、新能源材料、化学计量学、环境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很多专家的肯定。实验室与国内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
实验室定期邀请部分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2001年受中国化学会委托实验室成功举办了“全国青年分析化学专家西部论坛”,2002年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年会”;2004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2008年7月成功举办了“2008年全国化学与光谱分析会议”;2008年8月成功举办了“国家自然基金委西部分析化学战略研讨会“;扩大了实验室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影响,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