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林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是广西大学实验教学体系下的二级实验教学平台,于2008年7月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广西目前仅有的一个面向广西林业工程,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的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实验室。78年的风雨历程,曲折坎坷,一步一个脚印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两校合并后,中心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学校“211”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搭建两个平台,构建四个体系”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指导下,学校对实验室进行了资源整合、功能重组、形式更新和内容充实,于2004年7月正式成立了“林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并纳入学校的两个平台管理体系,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下的主任负责制。
中心实验大楼建筑面积8300多平方米,包括三大功能实验室:林业资源与环境、林业工程和艺术设计功能实验室,拥有各类专门实验室15个,内部设施配套齐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宽松和谐的实验环境。
近5年来,中心经学校“十五”计划投资建设,目前已拥有价值1540多万元的各类仪器设备1999台套,1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仪器25台套,专有特色仪器设备60多台套,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需要。
中心成立以来,已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教授负责,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新型实验教学团队。目前共有实验教学人员58名,平均年龄44.7岁,其中专职人员29名,兼职人员29名。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1名,副高职称人员31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4名、硕士学位人员15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名。是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
中心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主,主要为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生态学、农学、林产化工等5个专业提供实验教学服务。中心目前拥有木材力学、木材化学、木材解剖、木材识别、人造板、家具、胶黏剂、环境监测工程等十多个专门实验室,总共开出53门实验课程336个实验项目,其中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83%,每年开出实验达25万人时数。
中心坚持为本科生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地方实验教学品牌,努力争一流,创精品,出特色。近年来中心先后与区内外十多个林业科研院所、林场、人造板企业及家具制造企业合作建立了新产品开发试验基地和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有效地拓展了中心的实验教学空间,促进了校企联系。中心还率先在全国林业院校中建立了具有国家资质认证的“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目前检测中心已能开展木材类、人造板类、家具类、胶粘剂类等56种产品439个项目的检测业务,成为目前广西规模最大、检测项目最全的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建立,为广西林产工业提供了质量检测平台,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实验、实习平台。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正在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切实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
——中心以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职称的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的骨干力量。他们严谨的教学态度,精湛的教学技艺,谆谆善诱地教导,使一批批年轻的学子受益匪浅。
——中心积极推进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改革,近年来,先后对3门实验独立设课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并开始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心建立了创新实验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2004年以来,先后有303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67项创新实验项目,有150多名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平台参与、协助老师完成200多项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2005年来,先后有10名学生通过创新实践的锻炼,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2人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8年以来,中心创新实验平台共有4个创新实验小组的实验项目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另有9个实验项目获校级立项资助。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活动深深地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创新的学生,激励了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式管理,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效、优质、有序运行,中心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师生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自主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中心每年开放总人时数均达10万人时以上。
——中心十分注重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沉淀。中心的木材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历经数代教师的辛勤耕耘,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木材标本及植物标本资料。目前馆存有木材实物标本1500多种16000多件,各类植物蜡叶标本10万余份,植物液浸标本570多种,1750多份。其中木材标本的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馆藏量第二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比较完整的木材与植物资源的原始资料宝库,对教学和科研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目前,中心已实现对标本馆的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馆内标本的检索、查询等工作完全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徐峰教授主持研制的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中国及东南亚商用木材1000种构造图像计算机查询系统》和《广西大学林学院木材标本馆管理系统》,已经在木材识别实验教学中应用。目前馆藏的大部分木材标本信息资料,已通过数据库向因特网发布,其影响力正在向世界各个地区扩散。
中心注重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依托于1个国家林业局直属重点实验室——中南速生林培育实验室和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中心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其中08-09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85篇,出版著作25部,申请专利3项,鉴定成果及获奖12项,获资助项目67项,资助经费1342.9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广西地方林业经济建设,推动了林业科技的发展。
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等奖14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著作28部,其中2部获自治区优秀实验教材二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5篇。
在中心强有力的支持下,《木材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木材学》网络课件”获2008年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特等奖;《风景园林设计》网络课件获2009年第七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木材科学与工程”与“林学”专业获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木材学》教学团队获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广西大学林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必将继续推动中心沿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