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定位
研究院定位为学术型智库,即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以学术研究为支撑、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其主要任务是:
1.政府机构的决策支持。拟以各种形式聘用国内外各学科富有创造力的专家学者,形成跨学科交叉研究力量,充分运用国际先进理论和实践成果,针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长三角洲区域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战略咨询与对策建议。
2.经济组织的咨询指导。将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把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理论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立足上海和长三角洲地区市场经营主体分析,提高核心竞争力。
3.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加强联系,联合攻关,在诸多理论与应用领域开展合作交流。
4.数据资源的收集处理。拟对各类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数据进行整体设计、采集和处理,形成大规模的数据库,努力打造成为中小型企业财务信用数据和房地产金融数据领域的权威机构。
5.学术人才的培养锻炼。通过双向流动机制、学生科创实践等方式提升年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校内外科研人才梯队。
二、行动目标
研究院的行动目标是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以两个影响力为核心理念凝聚人心,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为基本线索开展工作,为主要标准考评业绩。同时作为国购投资集团冠名的研究院,将为集团打造学习、研究、培训、资源共享和品牌推广平台。
三、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院拟主要着眼于研究如下三个方面的议题:
1.须举多学科、多机构之力研究或破解的问题。如涉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经济问题,它们的成因和走向极其复杂,非某一单一学科或某一按学科口径设立的研究机构所能单独研究。故而须集多学科、多机构(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之力共同破解。
2.须集聚研究力量持续关注并长期追踪的问题。如涉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长期性、前瞻性、体制性经济问题,它们的出现、存在和运行,既非短期现象,又须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关注。故而须组织或集中力量长期跟踪、持续研究。
3.须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专项团队并做出及时反映的问题。如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影响、各类应急性、时效性、反馈性建议和报告的起草,都需在短时间内提供。故而须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专项团队并采取集体攻关的办法,即时破解,及时反馈。
四、运行机制
研究院应履行学术型智库的使命,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为目标,建立开放、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拟按照以下四个线索展开。
1.开放研究。拟建立开放性研究平台,研究团队广纳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政府决策和企业产品。
2.对口联系。离岸经济研究中心对口联系自贸区管委会、市及区县金融服务办、上海海关、内外资金融机构等单位;商业保理研究中心对口联系市及区县商务委和经信委、商业保理公司等单位;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对口联系房地产企业、内外资金融机构等单位;公司战略研究中心对口联系国购集团、跨国公司等单位。
3.学科共建。拟吸纳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同时与上海市及长三角洲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开展学科共建。
4.考核评价。拟建立科研考核制度和全员竞聘制度促进高层次科研成果和高品质科研团队的形成。
五、主要成果
研究院的主要成果包括国购集团专项成果、自贸区系列指数、数据库、研究报告、出版物、会议及论坛等不同形式。
1.国购集团专项成果。针对国购集团发展战略要求,为公司量身打造年度发展计划、三年滚动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为公司获取自贸区比较经营优势提供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为公司境内外融资提供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等等。
2.自贸区系列指数。研究自贸区各类贸易新业态、汇率动态和利率市场变化,与新华社、中国银行等单位合作编制和定期公布自贸区贸易指数、汇率指数和利率指数。
3.数据库。主要包括离岸金融机构业务数据库、离岸贸易公司业务数据库、房地产企业数据库、小微企业财务信用数据库等。
4.研究报告。统一设计、印制、出版各类研究报告,并根据性质不同,分别向中央政府、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或向社会公开发布。旨在针对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具体、可行、有效地解决办法。包括年度性研究报告、专题性研究报告、交办类研究报告和信息与动态专报。
5.出版物。主要包括期刊和图书两类。期刊包括《离岸经济论坛》、《商业保理论坛》、《房地产金融论坛》(内部发行)、《研究院专报》(内部发行);图书包括理论前沿、学术专著等类别,形成研究院系列文库。
6.会议及论坛。主要包括高层国际论坛、研究院系列会议、研究中心系列会议、项目部系列会议。通过不同级别的会议,打造研究院会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