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本教育看高中数学教学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从生本教育看高中数学教学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摘  要:通过生本教育的特点,求知的开放性;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学习的合作性;认知的牢固性,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探讨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生本;生本教育;高中数学教学

一、问题提出

似乎从教育存在的那一天起,人们就未曾停止过对教育现象的追问。教育理论的发展,不断叩击教育本质的大门。从减负,素质教育到新课程改革,我们都在为能使学生在知识与见识、科学与人文、基础与创新、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达成一个良好的目标而努力。然而,面对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的巨大压力,我们又不得不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的代价追求所谓“教学高质量”,与教育的愿望背道而行。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改变“师本教育”方式,倡导生本教育理念,虽然生本教育的模式的探索还处于发展阶段,涉及的范围还不够广泛。但生本教育实验的效果和愿景,已经让了解她的人感受到震撼。

传统教育的模式本质上是“师本教育”模式,它使学生难于摆脱教师控制、主宰课堂的局面,以至学生潜力难于发挥,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难于投入,兴趣自然减退,学习效率下降;“师本教育”实际上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体系,假设教师是学生的代表者。但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意志不同,所以很多时候又无法被学生所接受。而相对于“师本教育”,生本教育就是另一个天地,它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出发点是:高度依靠人的生命自然的力量的教育,依靠生命力量的强大和深邃,去解决教育的所有多年来不能解决的深层的问题。

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在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中的特殊地位,致使应对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升学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矛盾更为突出。外部的教学压力不断增大,造成学生内部学习要求日趋萎缩,厌学情绪日益严重。这不仅严重异化和损害了数学教育的功能,也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素质期望与考试的统一,即具有很强的现实需要,也是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努力。

二、相关概念

1.生本

简而言之就是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命需要为本,就是学生面对学习课堂本来具有的潜能的依旧、顺应与开发利用。[1]学生的学习依赖于学生自己的认知和生活资源。这类资源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等多个方面,它存在于学生潜能储藏区,课堂上不时的暴露和表现出来,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原本。借用学生的这种原本,遵从学生生命自然的,来引导和组织知识的学习,就是生本。

2.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生本教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师本教育”的弊病,回归了教育的本体,认为:“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端,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发展”。生本教育的宗旨是激扬生命,生本教学的课堂充满着无限精彩。

三、生本教育的特点

(1)求知的开放性。生本教育的开放性不仅包括开放的课堂,而且包括开放的课外;不仅包括教师的开放,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开放。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开放性体现了学习的讨论和交流上,只要是学习上需要的,都是可以讨论的。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可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非师本教育中把学生当作灌输工具的教学。

(2)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及学习伙伴的影响下对新知识的结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和认知的整合,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而非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这就体现了课堂的主动探索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主动探索性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对问题、任务的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上,教师起的是组织者作用,只对学生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进行必要的引导,评价。

(3)学习的合作性。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求学生对前置知识有所了解,而这个对前置知识的掌握,由于个体的不同,存在差异性。传统的教育,忽视了个体的差别,是千篇一律式的教学,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生本教育强调学习的合作性,尊重学生个体的本能,进行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学生之间能得到很好的互补。

(4)认知的牢固性。有别于师本教育,生本课堂的教师对于问题或任务的结果不会轻易给出,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研究等方式后,自己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到的。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结论,新的认知就成为已有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当牢固。

四、高中数学特点

高中数学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学生不再是简单地去认识、记忆一些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它强调的是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去学习,即自学能力——能够独立地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高中生缺思维,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总是试图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某些类型,然后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号入座”的找到解决办法[2]。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流于空谈,甚而连学习兴趣也会泯灭。这样的教学其实是低估了学生的潜能,都没有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资源。

五、启示

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先做后学”,对于数学来说就是布置前置性作业,练在讲前,提倡小组学习,生本认为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同时,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这些理念都是适合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但是目前的高中生,或者说绝大多数高中生由于习惯了那种长期的“就范”式的教学,被动接受的成分多,很多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已经定型,一下子要过渡到没有“拐杖”的独立思考,感到很不适应。通过广州学习及华阳小学的课例,笔者的体会是在中学开展的生本教育并没有小学开展的要好,小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任意画上美丽的图画。反观高中生,完全采用生本教育对于他们定型的思维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生本教育的一些理念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首先,一直以来,数学学习都强调学生要提前预习,这其实就是生本教育中的前置性作业,不同的是,过去学生预习,就是看书,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以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以往的作业布置都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生本教育下,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

其次,一直以来课程改革都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这在生本教育中更加突出。生本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是为了不教,无为而无不为。[1]常常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为了赶时间,在一节课之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很多问题都是老师以讲授为主,包办代替,学生没有自己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只是走走形式,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不深刻,或者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又想办法:加强练习,大量而重复的机械练习又导致学生厌学、被动学,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目前的问题是,学生习惯了听老师讲,由老师牵着走、扶着走,如果没有了老师的指导,自己就不知该如何学习了。但是老师讲得再好,如果个人不主动、不积极,同样也学不好。平常,我们经常听到有同学说,上课时都听得明明白白,但课后却很快又忘记了,如果要应用就更不行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师讲的毕竟不是自己理解的知识。相反,我们平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经过自己钻研弄明白的问题,会记得相当深刻且清晰,这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真正弄懂了的。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但是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缺乏讨论、交流的价值,浪费了课堂时间。生本教育认为,小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全员参与的学习过程,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另外以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课堂上,生本教育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堂上延伸到了课后,小组合作是一个兵教兵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积极的优秀的学生,来带动消极被动的学生;小组合作能够提升思维的深度。合作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有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最好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它是符合人性的。对于数学课来说,每节课都小组合作也不太实际,但是偶尔的习题课采用下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理想也更要有责任去激扬鲜活生命,生本教育完全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虽有困难,但是它的一些理念为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当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如何有效的实现它还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摸索。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